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恶魔的意思、恶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恶魔的解释

(1) [devil]

(2) 佛教语。障碍佛法的恶神的总称

(3) 比喻非常凶恶的人

详细解释

(1).佛教语。障碍佛道的恶神的总称。《圆觉经》:“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

(2).比喻极会害人的事物。极为凶恶的人。 ********* 《你看》:“朋友,乡愁最是个无情的恶魔。” 闻捷 《大宝眼睛合不拢》:“ 大宝 大宝 怎么办?你可敢挺身战恶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恶魔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核心释义(宗教与神话层面)

指宗教或传说中与神灵对立的邪恶超自然存在,具有危害人类的力量。

二、引申义(人性与社会层面)

比喻极端凶残或危害社会的个体或势力。

三、文化符号(文学与心理学层面)

在文学作品中常象征人性之恶或精神异化。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按释义顺序标注):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3. 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 《辞海》(第七版彩图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4. 吕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5. 荣格(Carl Jung).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徐德林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1.

网络扩展解释

“恶魔”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含义的词汇,其解释可从宗教、文化和哲学等角度综合理解:

  1. 基本定义
    在佛教语境中,“恶魔”指阻碍佛法修行及一切善事的恶神或恶鬼的总称。后引申为比喻极端凶残或危害他人者,如“恶魔地主”等表达。

  2. 宗教与文化中的角色

    • 佛教:被视为扰乱修行者心性的障碍,需通过佛法抵御(如《圆觉经》提及“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
    • 泛灵论与神话:早期文化中多表现为“邪恶精灵”,后逐渐演变为宗教神话中超自然的邪恶化身,如基督教中的“devil”(撒旦)。
    • 象征意义:常被赋予欺骗、操纵人类的能力,象征人性中的贪婪、暴虐等阴暗面。
  3. 文学与艺术形象
    在文学、影视作品中,恶魔常被塑造为拥有超自然力量的敌对角色,例如闻一多在诗中用“恶魔”比喻乡愁的侵蚀性,或如奇幻故事中与英雄对抗的邪恶化身。

  4. 哲学视角的分歧

    • 唯物主义:认为恶魔是宗教文化虚构的概念,并无实体存在。
    • 唯心主义:将其解释为“心魔”,即人内心难以克服的负面欲望或执念。

补充说明:英文中对应词汇包括“demon”(侧重恶灵)和“devil”(特指撒旦或拟人化邪恶),需根据语境选择译法。

别人正在浏览...

白鹤茶爆花襃斜不可终日才彦碴儿常伯蟾辉辰光崇庳顶门户东藩冻硬颿樯非族搞法恭惟禾杈后蹑荒沈回游疆土燋壤敬独荆棘剌静艳金轮金椀金叶书九纮魁摧猎团临阵牧养攀今擥古捧袂偏倚欺蔽青囊书齐心协力屈产驱鳄鱼人彝弱猥身态诗场殊风曙影邆赕徒负虚名歪剌货网目无恹诬诈痫痉宵床消极因素遐寿谢馆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