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不获命的意思、辞不获命的详细解释
辞不获命的解释
谓辞谢而未获允许。《庄子·天地》:“ 鲁君 谓 葂 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孔子家语·弟子行》:“ 卫将军 文子 问二三子之於 赐 ,天壹而三焉, 赐 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词语分解
- 辞的解释 辞 (辭) í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解雇:辞退。 同“词”。 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讲话;告诉:“请辞于
- 获命的解释 获得应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杨伯峻 注:“不获命亦当时辞令,犹言不得允许。” 南朝 梁 沉约 《改天监元年恩诏》:“顾维菲德,辞不获命。”
网络扩展解释
“辞不获命”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指辞谢或推辞某事却未获得对方的允许,即虽然婉拒但最终不得不接受。现代语境中也可引申为辞职请求未被批准的情况。
2.出处与典故
源自《庄子·天地》篇:鲁国国君向将闾葂请教治国之道,将闾葂虽多次推辞,但鲁君坚持请求,最终他只能提出建议,并感叹“辞不获命”。
3.用法特点
- 语法结构:紧缩式成语,多用于书面语。
- 感情色彩:中性,无褒贬倾向。
- 适用场景:常见于正式场合或历史文献中,描述推辞未果的情形,如辞官、辞让职位等。
4.例句参考
- 古籍例:《孔子家语·弟子行》中,孔子弟子子贡(赐)在卫文子询问时,因“辞不获命”而不得不回答。
- 现代例:王经理礼貌推辞任务,但最终“辞不获命”,只得接受。
5.近义词
“辞不获己”(因外界压力不得不做某事)。
该成语强调推辞与结果之间的矛盾,既体现谦逊态度,也暗含无奈。若需进一步了解《庄子》原文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辞不获命这个词意思是指辞去工作或者职位,但最后并未得到其他更好的机会或者工作。拆分部首和笔画可分为辞(辛字旁,4画)+不(一画)+获(艹字头,11画)+命(口字旁,5画)。来源方面,此词源自于汉语词汇,是由多个汉字组合而成的成语。繁体字为辭不獲命。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辞不获命的拼音是cí bù huò mìng。一个例句可以是:他在辞职后辞不获命,目前还没有找到下一份工作。其他相关信息还包括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但很抱歉我并没有找到与此词直接相关的组词、近义词或反义词。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