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何庸的意思、何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何庸的解释

何用,何须。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萧嵩 为相,引 韩休 为同列。及在位,稍与 嵩 不协。 嵩 因乞骸骨。上慰 嵩 曰:‘朕未厌卿,卿何庸去?’”《新唐书·李景让传》:“ 景让 自右散骑常侍出为 浙西 观察使,母问行日, 景让 率然对:‘有日。’ 郑 曰:‘如是,吾方有事,未及行。’盖怒其不尝告也。且曰:‘已贵,何庸母行?’ 景让 重请罪,乃赦。”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劳生谅何庸,顾为形所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何庸”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基本解释
    “何庸”意为“何用,何须”,表示反问语气,强调“没有必要”或“不需要”。例如:

    • 唐玄宗曾对萧嵩说:“朕未厌卿,卿何庸去?”(《次柳氏旧闻》),意为“我并未对你厌倦,你何必辞职?”。
  2. 语义拆解

    • 何:疑问代词,表“为什么”或“何必”。
    • 庸:本义为“用”,引申为“需要”(如《说文解字》:“庸,用也。”)。

二、使用场景

  1. 古籍与书面语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正式语境,表达对某事的否定态度。例如《新唐书·李景让传》中,李景让因未告知母亲赴任日期被责备,母亲反问:“如是,吾方有事,未及行。”暗含“何庸匆忙”之意。

  2. 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引用古典或强调文雅表达时可能出现。

三、常见混淆点

部分来源(如、2)将其归类为“四字成语”,并解释为“毫无疑问”,但这一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撑。根据汉典、汉程字典等工具书,“何庸”更准确的解释应为“何须”,属于反问句式。

四、扩展参考

若需进一步了解“庸”字的演变及用法,可查阅《说文解字》或汉程字典中关于“庸”的部首、笔画及古文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何庸:词义解释

何庸(hé yōng)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情况非常普遍或常见,毫无特色、价值或意义可言。

拆分部首和笔画

何庸的部首拆分为“人”和“彳”,共有4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字

何庸一词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繁体字为「何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何庸」一词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

1. 这个故事太平庸了,简直是何庸之辈。 2. 这个商店的货物品种太少了,货架上基本都是何庸之物。

组词

1. 平庸: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平凡、普通。 2. 庸碌: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平凡、无能、平庸。 3. 庸俗:形容某人或某事物不高尚、低级、庸陋。

近义词

平庸、普通、平凡

反义词

卓越、出众、非凡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