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敲金击石的意思、敲金击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敲金击石的解释

敲钟击磬。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 唐 韩愈 《代张籍与李浙东书》:“ 籍 又善於古诗……閤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亦作“ 敲金击玉 ”、“ 敲金戛玉 ”。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展嘲风咏月长才思,吐敲金击玉款言词。”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敲金戛玉之词,忽与瓦缶竞,白璧微瑕,固是恨事。”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当其盛也,扬葩振藻,为敲金戛玉之音;及其衰也,感事伤时,多憔悴忧思之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敲金击石"是汉语中用于形容声音清脆响亮的成语,其核心意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该成语字面指敲打金属与石头发出的清脆声响,《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形容声音如钟磬般铿锵有力",特指音乐演奏或诗文朗诵中清脆悦耳的音色表现。现代语言应用中,可延伸比喻言辞刚劲有力,如《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所述"既指声律之美,亦喻文章气韵之刚健"。

二、结构解析 "敲"与"击"构成并列动词结构,均指有节奏的叩打动作;"金""石"作为典型硬质材料,象征声源的材质特性。这种"动+名"的双重并列结构,在《成语结构学》中被归类为"声感强化型复合词"。

三、出处考证 该成语最早可追溯至唐代音乐理论,《乐府杂录》记载"羯鼓之声,敲金击石",用以描述西域乐器的音色特征。宋代《太平御览·乐部》转引时将其定型为固定搭配,明清时期逐渐扩展到文学评论领域。

四、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主要应用于三个领域:1)音乐评论,如"琵琶独奏敲金击石,荡气回肠";2)诗文鉴赏,常见于评价七言律诗的平仄韵律;3)自然描写,例"山泉落涧,敲金击石般清脆"(引自《当代文学用语辞典》)。

五、近义体系 在《中华成语分类大辞典》中,与"敲金戛玉""锵金鸣玉"构成同义组,均以金属玉石为喻体强化听觉意象。细微差异在于,"敲金击石"更侧重力度感,而"戛玉敲冰"偏重清冷质感。

网络扩展解释

“敲金击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iāo jīn jī sh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指敲打钟、磬等金属或石制的乐器,形容声音清脆铿锵。后也用于比喻诗文声韵优美、节奏鲜明,具有音乐般的感染力。


2.出处与典故

源自唐代韩愈的《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阁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这里以乐器演奏的悦耳声音,暗喻文章或言辞的优美。


3.用法与延伸


4.注意

部分资料(如)提到该词比喻“坚持不懈地努力”,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典籍或主流词典,可能是现代引申义,需结合语境谨慎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

别人正在浏览...

白绢斜封败事扒皮不见天日鬯茂炊人楚娘矗然畜食登跻点觑递兴东床娇客东阳瘦体断面图饿文風息根词搆造怪言龟厌不告狐首贾仇降临江心贱售简侮减压嘉月镜凈金鲜几社久等纠剔决事比橛头开口笑疴痒篮板球懒中散两石弓拈折贫小庆室取将儒者三千大千世界筛寒洒白饰画侍史适卒税间架顺请袒胸露背同力鸟穨阙温裕现银子逍遥伞解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