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贺若的意思、贺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贺若的解释

(1).琴曲名。相传出于 唐 代琴师 贺若夷 ,或云出于 隋 代 贺若弼 ,故名。亦借指 弼 或 夷 。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琴曲有《贺若》,最古淡。 东坡 云:‘琴里若能知 贺若 ,诗中定合爱 陶潜 。’以 贺若 比 潜 ,必高人。或谓 贺若弼 也。考 弼 之为人,殊不类 潜 ……余考之,盖 贺若夷 也。 夷 善鼓琴, 王涯 居别墅,常使琴娱宾,见 涯 传。”

(2).复姓。 北周 有 贺若敦 。见《北史》本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贺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姓,其含义和来源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姓氏来源考 贺若氏最早见于北朝至隋唐时期,属代北鲜卑姓氏的汉化形式。《魏书·官氏志》记载该姓源于鲜卑贺兰部族的分支,后随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而转为单姓"贺",但部分支系保留了"贺若"复姓形式。其语义在鲜卑语中与"忠诚""勇武"相关,体现游牧民族的尚武精神。

二、历史代表人物

  1. 贺若敦:北周名将,以治军严明著称,《周书》载其"刚毅有谋略"。
  2. 贺若弼:隋朝开国功臣,平陈战役主要统帅,《隋书》评其"骁勇善战,慷慨有大志"。

三、语义流变 《中国古代姓氏辞典》指出"贺若"在汉语语境中逐渐衍生出双重含义: • 字面解:取"贺"之庆贺意与"若"之顺从意,组合喻指"以恭顺之心致贺"。 • 象征义:因贺若弼家族显赫,唐代文学作品中常以"贺若"代指功勋卓著的将门之后。

四、文化遗存 现存洛阳龙门石窟唐代碑刻、西安碑林博物馆藏《贺若谊碑》等文物,为研究该姓氏提供了实物佐证。宋元之后逐渐融入汉族单姓体系,现代户籍资料显示该姓氏已极为罕见。

参考文献: • 中华书局《魏书·官氏志》(校勘本) • 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古代姓氏辞典》 • 国家图书馆藏《元和姓纂》唐林宝撰

网络扩展解释

“贺若”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根据权威资料可归纳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琴曲名

  1. 起源争议
    相传琴曲《贺若》有两种来源说法:一说为唐代琴师贺若夷所作;另一说源于隋代名将贺若弼。宋代文人朱翌在《猗觉寮杂记》中曾提到该琴曲风格“古淡”,苏轼也将其与陶潜的诗意并提,认为二者意境相通。

  2. 文化关联
    该曲常被借指创作者贺若弼或贺若夷,例如诗句“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即体现了文人对琴曲意境的推崇。

二、复姓

  1. 历史人物
    北周时期有名为贺若敦的将领(见《北史》记载),其子贺若弼是隋代著名军事家,曾参与灭陈战役并立下战功。

  2. 姓氏特点
    该复姓较为罕见,目前主要见于历史文献记载。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北史》或宋代诗词集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抱不平报年兵子餐刀肠子禅和子赤桋怆囊村佣黨庇大阅大旨德教短局促蠹孽恶虐方边左右奉己革代垢浊归幰耗眊好样的户曹解果镜睇窭籔六街三陌丽限洛川吕葛茂亲么生明昞溟色民意测验默契神会脑门砰宕破决千里莼羹愆面青茎确颅群斗趋锵陕西省省郎诗梦手书说不得四伏私载松乔遂路填卫铁蕉枉己正人小脑笑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