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ersonal letter]∶亲笔写的信
密以手书相晓
(2) [write in one’s own hand]∶亲笔书写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handwriting]∶笔迹
有识其手书者
(1).亲手写的字;笔迹。《史记·孝武本纪》:“有识其手书,问之人,果伪书。”
(2).亲笔写的书信、诗文等。《汉书·薛宣传》:“ 冯翊 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復伸眉於后。”《宋书·王镇恶传》:“又遣人以詔及赦文并 高祖 手书凡三函示 毅 , 毅 皆烧不视。”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行官自南迴,过 吉州 ,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忻悚兼至。”《红楼梦》第九三回:“我自南边 甄 府中来的。并有家老爷手书一封。”
(3).亲手作书;亲笔书写。《后汉书·东平王苍传》:“臣不胜愤懣,伏自手书,乞诣行在所,极陈至诚。”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王性之 ﹞既卒, 秦熺 方恃其父气燄熏灼,手书移郡,将欲取其所藏书,且许以官其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林文忠 性卞急,抚 苏 日,尝手书扁额于听事之堂,曰‘制一怒字’。”
“手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及使用特点: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证或权威释义,可参考《史记》《汉书》及词典类来源(如、10)。
手书是指用手写的方式书写文字或字体。手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表现了个体的写字能力和风格,还反映了文化背景和心境。
手书的拆分部首为手,并且手书从左到右书写,通常有多个笔画。
手书这个词来源于汉语中的「手」和「书」两个字。手指代「手写」,书指代「文字、字迹」。
繁体字「手書」是「手书」的繁体写法,用于传统的汉字书写系统,主要在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使用。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手书在古时候多采用毛笔、砚台等工具,纸张也是手工制作的。这些古代的书写方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技术发展程度。
1. 他用精美的手书寄给了我一封感谢信。
2. 这幅手书字体非常潇洒,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手写、手工、手艺、手工艺、书写、字体、字迹、笔画
手写、抄写
打印、印刷
案杯帮扶扁铲边食不避斧钺不务空名螭云愁垫穿踰储命搭言德度雕章缛彩风痱风谕覆议公储功高不赏公爵狗嘴里吐不出象牙鬼斧神工杭颍花锦黄梢虎彪豁达贾作劫风禁脔格进屋鞫讯诳謼连浪楼葱鲁夫蒙被木契昵称潘谷墨荣楯润赂生缘射香收件守障霜螯殊调襚服苔茵溏泺谈言顽民宛演相万埳井之蛙小伯小麦效象析缕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