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衡厄的意思、衡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衡厄的解释

喻束缚;压迫。厄,通“ 軛 ”。 郭沫若 《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现代 中国 是从帝国主义与封建统治的双重衡厄之下挣扎起来,争求着她的独立生存、自由平等的。”参见“ 衡軛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中均未收录“衡厄」这一独立词条。从汉字拆解角度分析,「衡」本义指车辕前的横木,后衍生出平衡、测量等义;「厄」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科厄,木节也」,后多引申为险要地势(如《孙子兵法》「守险塞之厄」)或困顿境遇(如《史记》「仲尼厄而作春秋」)。

值得注意的是,古文献中存在「衡扼」一词,见于《庄子·马蹄》「加之以衡扼」,指车辕前端控制马匹的横木。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特别辨析:「衡即辕端横木,扼乃持衡之关键」,二者共同构成古代车马器具的核心部件。此说可参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古代车马器考》专题研究(ncpssd.org/article/1902)。

网络扩展解释

“衡厄”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析

  1. 字词分解

    • 衡:原指秤杆,引申为“衡量”或“权衡”。
    • 厄:本义为“困苦、灾难”,此处通“轭”(指驾车时套在牛马颈上的曲木),比喻外界的束缚或压迫。
  2. 引申含义

    • 古典用法: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衡阳》中的“衡厄临极”,描述困厄达到极点。
    • 现代扩展:郭沫若在《沸羹集》中将其用于描述近代中国受帝国主义与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强调挣脱束缚的挣扎。

三、应用场景


四、近反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如《诗经》原文或郭沫若著作),可参考相关古籍或现代文学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宝络拔营才秀饬驾宠寄楚葛湘纱纯行刺股悬梁醋劲儿粗衣粝食荡荡悠悠当馆彫菰埵块多怎法定继承飞云丹奉勅佛树浮满伏死功实衮衮欢喜若狂縠屐检脩涧沚记乘金正窠窟口碱烂蒸立部林野林苑力胜马粪明清弄唐滂湃泡桐披襟裒啸气冲霄汉跧伏屈摺三罗涩剌剌舍近求远受箓厮徒松云唐皇讨本彤弧徒虏文德班无生理晓寤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