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资源的意思、核能资源的详细解释
核能资源的解释
经原子核反应生成能量的资源。分为核裂变能资源和核聚变能资源。核裂变主要原料是铀,铀矿主要分布在南非、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核聚变原料主要是氢的同位素,海水中有大量氢同位素氘的储藏。
词语分解
- 核能的解释 由原子核的变化如由伴有质量损失的重核的裂变或形成较重核的轻核的聚变释放出的能量详细解释即核子能。参见“ 核子能 ”。
- 资源的解释 可利用的自然物质。如:煤、铁、石油等详细解释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等的来源。 * 《浣溪沙·登大兴安岭》词:“伐后更生延百岁,祖先遗树值千年。资源利用慎材艰。” 冰心 《再寄小读者》四:“这十多天之
专业解析
核能资源指自然界中存在的、能够通过核反应(主要是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巨大能量,并可为人类所开发和利用的物质的总称。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要点:
-
物质基础与能量来源
核能资源的本质是具有特定原子核结构的物质。最主要的核裂变资源是铀-235(ce{^{235}U})、钚-239(ce{^{239}Pu})以及可转换资源钍-232(ce{^{232}Th})。核聚变资源则主要是氢的同位素氘(ce{^{2}H})和氚(ce{^{3}H})。这些物质的原子核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结构变化(裂变或聚变)时,其部分质量会转化为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遵循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Delta E = Delta m c)。
-
“资源”属性
作为“资源”,它强调其可利用性和经济价值。这包含两层含义:
- 自然赋存:指这些物质天然存在于地壳(如铀矿、钍矿)或水体(如海水中的氘)中。
- 技术经济可行性:指在现有或可预见的技术条件下,能够被勘探、开采、加工并经济地用于产生核能。例如,铀矿石的品位、开采成本、浓缩技术等都影响着铀资源是否具备实际利用价值。
-
与“核能”的关系
“核能资源”是“核能”的物质载体和前提条件。“核能”是指通过核反应释放的能量本身,是一种能量形式;而“核能资源”则是指蕴含这种能量潜力的具体物质实体。没有可用的核能资源,就无法实际获取核能。
-
分类与特点
- 裂变资源:目前商业核电站主要依赖铀资源(尤其是 ce{^{235}U})。铀矿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其分布、储量和开采是核能发展的关键因素。钍资源储量丰富,被视为潜在的未来裂变燃料。
- 聚变资源:氘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储量近乎无限;氚则需要在反应堆中通过中子辐照锂来生产。聚变能开发尚处于研究阶段,但其资源潜力巨大。
- 特点:核能资源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单位质量物质释放的能量远高于化石燃料),是重要的低碳清洁能源来源。其开发利用涉及复杂的技术和严格的安全监管。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核能资源是指通过原子核反应释放能量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用于核裂变和核聚变的燃料资源。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核能资源是通过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产生能量的物质,分为核裂变能资源和核聚变能资源两类。
二、主要类型与原料
-
核裂变资源
- 主要原料:铀(U)、钍(Th)。
- 铀矿分布:南非、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储量占全球主导地位。根据统计,1986年全球铀矿储量约397.2万吨,非洲占比最高(30.8%)。
-
核聚变资源
- 主要原料:氢的同位素氘(D)、氚(T),以及锂(Li)。
- 储量特点:海水中氘的储量极丰富,理论储量约45万吨,但提取难度较大。
三、资源性质
- 不可再生性:核裂变原料(如铀)属于矿产资源,需通过地质作用形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核聚变原料氘虽广泛存在于海水中,但技术尚未成熟。
四、补充说明
- 应用现状:目前核电站主要依赖铀-235的裂变反应,而聚变能仍处于实验阶段。
- 争议问题:核能是否属于“清洁能源”存在争议,需考虑放射性废物处理及潜在风险。
如需更完整的全球铀矿分布数据,可参考权威地质调查报告或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的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奥古斯都白桵保纳飙焰閟宫不矜不伐重逢仇虏捣练子大幸吊影东南堆垛死尸访览奋荣愤世嫉俗附项隔火格林尼治天文台公局钩努钩元提要光名合错货柜挢舌竞销九遐隽秀孔忤勒铭燕然列国戾彊隆穷瞒天要价面盆内法手糯米耦语破酲骑鹤上扬雀扇颡推之履森肃适等失喜时直硕女属性桃李春风徒杠外头人完安衔告响彻云霄线膛销刓细火犀角烛怪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