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隔火的意思、隔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隔火的解释

香炉中用以盖火之具。 明 屠隆 《香笺·隔火》:“银钱云母片、玉片、砂片俱可,以火浣布如钱大者,银镶周围,作隔火,尤难得。凡盖隔火,则炭易灭,须於炉四围用筯直搠数十眼,以通火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隔火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字面含义:阻隔火源或热量

    • 字义解析:
      • 隔: 动词,意为阻隔、分开、间隔。
      • 火: 名词,指火焰、燃烧产生的光和热,也泛指高温。
    • 合成词义: “隔火”指通过某种物理屏障或方法,将火源或热量与特定区域、物体或人分隔开来,以达到防火、隔热、避免灼伤或控制温度的目的。例如:“隔火墙”、“隔火材料”、“隔火层”。
  2. 香道术语:一种焚香器具

    • 具体指代: 在传统香道文化中,“隔火”特指一种焚香用的器具,通常为一片薄而平的金属片(如银、铜、云母等),置于香炉内燃烧的炭火与香料(香粉或香块)之间。
    • 功能原理: 它利用金属的导热性,将炭火的热量均匀、间接地传导给上方的香料,使其缓慢、充分、无明火地熏烤出香气(称为“煎香”或“焖香”)。
    • 核心作用:
      • 避免焦燃: 防止香料直接接触明火而烧焦,产生烟熏火燎的杂味。
      • 控制温度: 使香料在适宜的温度下受热,充分释放其纯净、悠长的香气。
      • 提升品香体验: 是追求“只闻其香,不见其烟”的高雅品香方式的关键工具。
    • 文化背景: 隔火熏香法是中国及东亚香道艺术中一种精致、讲究的品香方式,体现了古人对香气品质的极致追求和优雅的生活美学。

“隔火”一词,在基础汉语中强调“阻隔热量或火焰”的物理作用;而在中国传统香道这一特定文化语境中,则专指一种用于间接加热香料、提升焚香品质的器具及其使用方法。两层含义的核心都在于“隔开”与“火”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隔火”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根据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香具中的实用器具 指古代香炉中用于控制炭火的工具,主要功能是:

  1. 覆盖火源,避免明火直接接触香料;
  2. 通过调节通气孔数量控制燃烧速度,明代文献记载需在炉边“用筯直搠数十眼”保证通风;
  3. 材质多样,包括云母片、玉片、砂片或火浣布镶银等珍贵材料。

二、成语的比喻用法 现代引申为防控措施,含双重含义:

  1. 字面义:隔离火源防止火灾蔓延;
  2. 比喻义:采取措施阻止矛盾或冲突升级,如“谈判是为两国争端隔火”。

两种解释的差异源于语境变迁:前者源自明代香道文化实物(《香笺·隔火》),后者是现代语言发展中的概念延伸。如需进一步考证古代香具形制,可参考博物馆馆藏香炉实物。

别人正在浏览...

本管残本曾经倡议纯善锄头雨翠衾翠生石怠工丹葵憺畏电商底突杜鹃花恶性循环恶卒发还峰峦遘逆光明磊落规榘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环衬荒缪虎变龙蒸荐撙浇用家邱借东风极戍箕帚妾口分窥管撩人沦逝稆麦买卦慢板满考眠霜卧雪民夫明衣磨不磷,湼不缁闹蛾搒决仆妇起骒日新月着软耳入团深仇重怨刷淤嗣母屯保外禄文江学海乌衣巷纤过小步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