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得到保全而平安无事。《管子·法法》:“是以三军之众,皆得保其首领,父母妻子,完安於内。”《汉书·匈奴传下》:“ 匈奴 骨肉相攻,国几絶,蒙中国大恩,危亡復续,妻子完安,累世相继,宜有以报厚恩。”《新唐书·张俭传》:“大教民营田,岁收穀数十万斛。虽霜旱,劝百姓相振赡,免飢殍,州以完安。”
(2).安全稳固。《汉书·沟洫志》:“今据坚地作石隄,势必完安。”
“完安”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包含两个主要义项,其含义及文献依据如下:
保全平安
指人或事物通过保护、维护而处于无危险的状态。该义项最早见于《管子·法法》:“三军之众,皆得保其首领,父母妻子,完安於内”,描述军事行动中将士家属得到妥善安置。另在《新唐书·张俭传》中提到地方官员通过劝课农桑、赈济灾民,使百姓免于饥荒,最终“州以完安”。
稳固安全
强调事物的坚固性和持久性。典型用例来自《汉书·沟洫志》:“据坚地作石隄,势必完安”,指水利工程因选址坚实、建造牢固而能长期稳定。
从古籍用例可见:
当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历史文献解读或仿古语境中。例如研究古代社会治理时,可用“完安”概括政策成效。
《完安》是一个成语,意为完全平安、安全无虞。它由“完”和“安”两个字组成。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中国,人们为了祈求吉祥和平安,常常会联结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字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完安》中的“完”字的部首是“宀”,它表示与房屋、住所相关的意思。这个字共有7划。
《完安》中的“安”字的部首是“宀”,它表示与房屋、住所相关的意思。这个字共有6划。
《完安》的繁体字为“完安”。
在古代,汉字有许多不同的写法。根据古代碑刻和文献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古时候《完安》的不同书写方式。例如:
完(⿱口元)
安(⿱宀女)
1. 他前往旅行的时候,一路上完安无事。
2.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在生意上完安发展。
1. 完全:完全的意思。
2. 平安:安全平稳的状态。
安全、平安、无事、放心、稳妥
危险、不安、风险、失事、动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