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骑鹤上扬州 ”。 明 周朝俊 《红梅记·促归》:“你没有万贯缠腰,思量骑鹤上 扬 ?”
“骑鹤上扬”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核心意象:
成语中的“骑鹤”象征成仙或超脱凡俗,“上扬”代指扬州(古代繁华富庶之地),合起来暗含“升官发财”与“得道成仙”的双重欲望。
文学出处:
最早见于明代周朝俊的戏曲《红梅记》,剧中用“思量骑鹤上扬”批判贪欲;清代《包公案》中也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表述,进一步强化了其讽刺意味。
“现代人常幻想既腰缠万贯又逍遥如仙,恰似古人‘骑鹤上扬’的虚妄追求。”
该成语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贪欲的批判,通过夸张的意象(如骑鹤升仙与世俗富贵结合)揭示人性中难以调矛盾,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
《骑鹤上扬》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成语,意指人们登上鹤背,飞向高远的天空,比喻功名显达,得志扬名。
《骑鹤上扬》的部首是骑(马,驭)和鹤(鸟,非)。它有12个笔画。
《骑鹤上扬》最早出现在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秋风词》中。后来成为流传至今的俗语。
《騎鶴上揚》是《骑鹤上扬》的繁体字写法。它们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
在古时候,骑的形体写作「乘」,扬的形体写作「揚」。所以古时候的写法是「乘鶴揚」。
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事业上骑鹤上扬,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1. 骑迹 (奔袭的方法、步伐)
2. 元骑 (领头的骑兵)
3. 鹤背 (鹤形山高等地带)
4. 上升 (向上移动)
5. 扬名 (声名、名字传播开来)
1. 凌云之志
2. 提携一方
3. 飞黄腾达
4. 登峰造极
5. 居高临下
1. 低人一等
2. 落魄无地步
3. 败坏形象
4. 失势堕落
5. 狼狈不堪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