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涸流的意思、涸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涸流的解释

(1).枯竭的水流。《文选·陆机<文赋>》:“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李善 注:“涸,水尽也。”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萎叶爱荣条,涸流好河广。”

(2).中医运气术语。指水运不及,藏气不足。《素问·五常政大论》:“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张隐庵 集注:“此言五运不及,而各有纪名也……水气不及,则源流乾涸矣。”《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五运平气太过不及歌》:“不及委和伏明共,卑监从革涸流名。”注:“水名涸流,水气不及,涸其流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涸流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涸”与“流”二字构成。从字源学角度分析,“涸”字最早见于小篆,本义为水干枯,《说文解字》释作“水竭也”,《广雅·释诂》进一步注解为“涸,尽也”;“流”为会意字,甲骨文像水流动之形,本义指水的移动。二字组合后,“涸流”指原本流动的水体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完全干枯的状态。

在古汉语文献中,该词多用于描述自然现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载:“夏水急盛,川多湍洑,冬涸流枯”,生动呈现了河流季节性干涸的特征。明代徐霞客《游记》中“溪涸流断,石梁横跨”的记载,则记录了地质变迁导致的水文变化。

现代水文地理学中,“涸流”特指河道完全丧失径流的极端水文现象,常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相关联。根据《中国地理大辞典》定义,这种现象可分为季节性涸流(如塔里木河支流)与永久性涸流(如罗布泊)两种类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3年发布的《中国水资源蓝皮书》数据显示,近二十年我国西北地区涸流河道长度增加了12.7%。

网络扩展解释

“涸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1. 基本含义(自然现象)
    指枯竭的水流,形容河流干涸、水源断绝的状态。例如《文赋》中“豁若涸流”,即以干涸的河流比喻文思停滞的状态。此义项常见于文学作品中,用于描绘自然景象或隐喻精神层面的枯竭。

  2. 中医术语(五运六气理论)
    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涸流”是中医运气学说中的术语,特指水运不及、藏气不足的病理状态。中医认为水运对应肾脏功能,若水运衰弱(即“涸流”),可能导致体液代谢异常或生理机能衰退。

  3. 成语引申(比喻义)
    作为成语时,比喻事物完全断绝或停止,如“涸流之势不可逆”。常用于描述资源枯竭、关系中断或活动终止等抽象概念,强调不可逆转的终止状态。

例句补充:

以上解析综合了文学、医学及语言应用场景,需注意语境差异下的词义选择。

别人正在浏览...

般调蚌蠃标位比疎不托漕斛蝉翼法潮解趻踔宠眷雌老虎大青年顶髻丁快定舍都夷香放谷仿书風餐水宿丰饶丰膺和局弘丽虎噬警励敬挽鸡犬相闻亢满壸彝赖利两晋赂地满腹狐疑冒位缗绵南障山内记名内寄生狃恩潜听啓口清虑全寿瑞烟神不守舍盛传慑慴衰龄司法厅思事苏东坡俗心逃遯庭燎罔象嵬嵬赫赫象喻险文遐庭携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