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以山为衣。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琅琊庄公司马裔墓志铭》:“松风云盖,白水山衣。贤已星陨,人没兰衰。”
(2).隐居者所穿的衣服。 唐 王建 《从军后答山中友人》诗:“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 汉 臣。” 唐 黄滔 《题宣一僧正院》诗:“山衣随叠破,菜骨逐年羸。”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愧我出山来,京尘满山衣。”
“山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以山为衣
指将自然山景视为衣物的意象,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与山水融为一体的意境。例如北周庾信在《周大将军琅琊庄公司马裔墓志铭》中写道:“松风云盖,白水山衣”,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物的高洁品格。
隐士的衣着
代指隐逸者所穿的简朴服饰,象征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唐代诗人王建在《从军后答山中友人》中提及“脱却山衣事汉臣”,即以“山衣”暗喻归隐与出仕的转变。
该词常见于古诗文,如:
“山衣”兼具自然意象与人文象征,既体现古人对山水的审美寄托,也反映隐逸文化的服饰符号。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文背景,可参考汉典、查诗文网等来源。
《山衣》是一个汉语词汇,它的意思是指在山区生活的人们所穿的衣物。
《山衣》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山(山字旁),它的笔画数是3画。
《山衣》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山区地区,人们以从事农业、狩猎为生,生活环境艰苦。提到《山衣》,就是指这些人们在山中所穿的衣物。
《山衣》的繁体写法为「山衣」。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变化。关于《山衣》,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山」的上部是「山」字旁,「衣」的下部是「衣」字旁。
1. 他们背着一捆柴火,穿着简单的《山衣》在山间行走。
2. 山上的人们制作的《山衣》具有很强的透气性和保暖性。
1. 山区 - 指地势起伏,多山丘和山的地区。
2. 衣物 - 指穿在身上起保护、装饰作用的各种物品。
3. 人们 - 指一群具有相同特点或生活在相同地区的人。
与《山衣》意思相近的词汇有:山服、山装、山地衣物。
与《山衣》意思相反的词汇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