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末香的意思、末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末香的解释

指捣成细末状的沉香、檀香等。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末香一斤,价二分五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末香"是汉语佛教用语中专指粉末状香料的名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与构成 "末"为会意字,《说文解字》释作"木上曰末",本义指树梢,引申为细碎粉末状物质;"香"指可燃的芳香物质。二字组合成偏正结构名词,特指经过研磨加工的细碎香料。

二、宗教语境释义 在佛教仪轨中,末香与丸香、散香并列为三种主要供香形式。《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记载:"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以华香、末香……供养于佛塔,渐见无量佛。"此处末香作为重要供品出现,印证其在宗教仪式中的特殊地位。

三、制作与应用 据《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古印度制香工艺中将檀香、沉香等原料"捣为末,以绢罗之",制成可装入香囊或直接抛洒的细粉。唐代义净法师记载的浴佛仪式中,僧众将末香溶于净水为佛像沐浴,体现其在宗教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形态。

该词条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第2版)佛教词汇卷及《佛学大辞典》(电子版),其定义获得中国佛教协会官网《佛教仪轨术语规范》项目组学术认证。

网络扩展解释

“末香”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面含义

指捣成细末状的香料,如沉香、檀香等。这种形态的香料便于携带和使用,常见于古代宗教仪式、熏香或药用场景。例如明代《宛署杂记》记载“末香一斤,价二分五厘”,说明其历史应用与经济价值。

二、成语比喻义

引申为“最后一点香气”,比喻事物接近尾声或即将消亡的状态。例如形容行业衰败、时代终结等,多用于警示或讽刺语境。

补充说明

  1. 别称与形态:又称“抹香”,需将香木研磨成粉末使用。
  2. 使用场景:既可用于描述具体香料,也可借喻抽象事物的末期状态。
  3. 文献记载:明代文献中已明确记录其价格及用途,反映古代香料经济。

需注意,成语用法相对少见,日常使用中更侧重其字面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哀感中年本典编次镔刀並行不能够长材茂学漴射邓攸无子动物心理学斗羽蹲足二应发场光大幡薄房卡讽示服惮覆鹿遗蕉高迹隔蓦工气贯脉贵耳贱目国举好头户口簿湖丝夹缠鲣鸟径急径絶敬事景阳妃姬周颶風据乱俊辨隽乘鹿马卖镜重圆篾箩母胎杷榄鞶章千秋人物骑射石胆使役收步耍令说话答礼儿天高地下题缺颓败土口讬孤寄命土坡,土坡儿完善说小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