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器名。 唐 皮日休 《五贶诗》序:“有南海鱟鱼壳樽一,涩锋齾角,内玄外黄,谓之‘訶陵樽’。”
诃陵樽是古代一种酒器名称,其含义和背景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诃陵樽(hē líng zūn)指唐代文献中记载的一种酒器,名称来源于南海地区的诃陵国。根据《五贶诗》序记载,该器物以南海鲎鱼壳制成,外形具有“涩锋齾角,内玄外黄”的特征。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五贶诗》序中明确提到:“有南海鱟鱼壳樽一,谓之‘诃陵樽’。”这表明诃陵樽的材质为鲎鱼壳,且与南海地域相关。
“诃陵”指诃陵国,为唐代对南海古国的称呼,据考证可能位于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一带(注:部分非权威来源提到的“印度半岛”存疑)。
作为唐代文人诗歌中的特殊意象,诃陵樽反映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其稀有材质和异域来源使之成为身份象征。现代研究中,该器物对探讨唐代酒器工艺和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参考价值。
注意:关于诃陵樽的材质和地理来源,请以权威文献记载为准,部分网络资料(如、5、6)存在不准确表述,建议参考《五贶诗》原始文献或权威历史考据资料。
《诃陵樽》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音乐器械的一种,古代乐器的一种。它是一种中空的器具,用于装载酒。
《诃陵樽》的拆分部首是“言”和“木”,总共有16个笔画。
《诃陵樽》一词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楚辞·九思·诗》。在繁体字中,词语的书写为「誣陵樽」。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和现代有所不同。《诃陵樽》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为「河沬骝」,以及音韵类字为「和鸣总」。
他手中握着一只古老的《诃陵樽》,轻轻地晃动,发出悦耳的声音。
与《诃陵樽》相关的组词有:诃陵、樽酒、陵酒等。
《诃陵樽》的近义词有:酒器、酒樽、酒杯等。
《诃陵樽》的反义词是没有装满酒的空杯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