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年内收入和支出的计算。《庄子·庚桑楚》:“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餘。” 唐 朱庆馀 《镜湖西岛言事》诗:“岁计有餘添橡实,生涯一半在渔舟。” 宋 苏辙 《民政策上五》:“捐其有餘,以备民之所不足,而不害於岁计。” 清 钱谦益 《南京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李士高授承德郎制》:“而留都王业根本也,以岁计之不登,储蓄之不豫,朕盖憪然念之。”
(2).旧 中国 国家年度收支的总称。超支称为岁计缺损;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岁计盈余。
“岁计”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来源,其含义有所不同:
财政收支计算
“岁计”指一年内收入和支出的核算,常用于描述国家或个人的年度财政管理。例如:
成语中的引申义
在成语“日计不足,岁计有余”中,比喻积少成多或长期积累的成效,如《淮南子·泰族》提到“日计无算,岁计有余”。
“岁计”的核心含义是年度收支核算,多用于历史财政或生活规划场景;成语中的引申义则强调积累效应。若需具体文献或完整例句,可参考来源网页。
岁计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岁”和“计”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岁”是由3个笔画组成,部首为“禾”,属于左右结构。
“计”是由8个笔画组成,部首为“言”,属于上下结构。
源自:
“岁计”的源自,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鹤鸣》:“岁计有余,犹存亡也。”其中,“岁计”一词指代岁月的旧历计算。
繁体:
繁体字“歲計”保留了“岁计”的基本结构和意思,只是书写形式上有所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康熙字典》中记载了“岁计”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写法为:“嵗計”。
例句:
1. 人生是一场不可等闲视之的岁计。
2. 每年一岁,岁计得增。
3. 好好把握时光,不要给岁计留下遗憾。
组词:
岁首、岁序、岁时、岁除、岁终、岁暮、岁岁、人岁、岁时若新等。
近义词:
年岁、时间、年华、光阴等。
反义词:
日、天、刻、秒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