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武艺不高。招,着数;式,把势,均为武术动作。亦泛指所操之术造诣甚浅。《人民日报》1957.4.17:“纵使偶一用之,耍不了三招两式,不是使朋友受伤,便是使自己破皮的。”
“三招两式”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sān zhāo liǎng shì,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综合理解:
武艺不高,技巧浅薄
指武术动作简单或技艺水平有限,缺乏精深造诣。
例:《人民日报》1957年例句提到“耍不了三招两式”,形容实战中难以应对复杂情况。
衍生义也可泛指某人在专业领域内造诣不深,仅掌握皮毛。
方法简便有效(少数释义)
部分词典引申为“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强调技巧独特且高效。但这一用法较少见,可能受语境影响。
建议具体使用时结合语境,避免歧义。如需更多例句或出处,可参考《人民日报》原文或权威词典。
《三招两式》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味着采取三种方法或招数,以及使用两种技巧或手段来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
拆分部首和笔画:三(三点水)+ 招(扌手)+ 两(一、一)+ 式(弋方)。
来源:《三招两式》最早见于《左传·哀公十四年》,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在民间,常用来形容做事或解决问题的手法简单、有效、得心应手。
繁体:龜兔賽跑(以龟兔赛跑的拼音为例)。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人们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差异,古时的《三招两式》拆分部首和笔画稍有不同,字写得更加繁复。
例句:他在考试中运用了三招两式,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组词:招式、招数、手法、方法。
近义词:一招鲜,二招臭;一技之长,百战百胜。
反义词:一招鲜,一招臭;千方百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