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碑诔的意思、碑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碑诔的解释

碑上叙述死者生前事迹并表示哀悼的文字。《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輅 随军西行,过 毌丘俭 墓下,倚树哀吟,精神不乐。人问其故, 輅 曰:‘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誄虽美,无后可守。’”《晋书·虞预传》:“所著诗赋、碑誄、论难数十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及 孙绰 为文,志在碑誄。”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北方流势,本臃肿也,削而礱之,大分不出 后汉 ,碑誄尤近,造辞窜句,犹兼 晋 宋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碑诔”是由“碑”与“诔”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含义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1. 词源与定义

    • 碑:原指竖立的石块,早期用于观测日影或拴祭祀牲畜,后演变为刻写纪念文字的石制载体。例如墓碑、功德碑等,记录人物生平或事件(如《游褒禅山记》中的石碑记载)。
    • 诔:古代哀祭文体的一种,内容以追述逝者德行功绩为主,并表达哀思。

    因此,“碑诔”指刻于碑石上的诔文,即通过碑刻形式呈现的、兼具记述与悼念功能的文字。

  2. 用途与特点

    • 主要用于宗庙、墓葬等场合,既保留死者生平事迹,又寄托生者情感,如《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提到“碑诔虽美,无后可守”,暗喻碑文对功德的存续意义。
    • 兼具文学性与仪式性,常由文人撰写,如《晋书·虞预传》记载其作品包含“碑诔”数十篇。
  3. 文化意义
    碑诔反映了古代“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观,通过碑刻的物理存续性强化对逝者的纪念,同时传递道德教化功能。其内容往往注重辞藻庄重,强调逝者的德行典范作用。

总结而言,“碑诔”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与碑刻艺术结合的产物,既是历史文献载体,也是情感表达工具。

网络扩展解释二

碑诔是一种古代文学形式,用于记载人物事迹或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和赞美。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碑诔的意思以及其拆分部首和笔画。 碑诔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碑”是指用于纪念的石碑,而“诔”指的是悼念或赞美的文辞。在拆分部首方面,碑诔的“碑”字有石字旁和卜字头,而“诔”字则由讠字旁和言字旁构成。总体来说,碑诔是一个偏旁部首丰富的汉字。 碑诔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最早出现在唐代的文献中。在古代,人们经常为了纪念先贤或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敬意,而撰写碑诔并刻在石碑上。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墓碑和纪念碑中。 关于碑诔的繁体写法,通常是“碑誄”或“碑讃”。在繁体字中,“誄”和“讃”都是用来代替简体字中的“诔”,但仍保持了相同的意思和用法。 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在古代的碑文中,由于使用刻写技术的限制,汉字的书写形式变得更加简练和古朴。然而,尽管书写方式有所不同,碑诔的含义和作用在古代和现代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下面是一个例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碑诔的用法: 他的碑诔被刻在纪念碑上,向后人讲述了他的杰出贡献和高尚品质。 除了碑诔,还有一些相关的词语可以进一步拓展我们的认识。组词方面,我们可以了解相关的词汇如碑文、碑志等。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些相近意思的词语,比如悼词、祭文等,它们都可以用来表达悼念和赞美的情感。至于反义词,由于碑诔是一种正确赞美和纪念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很难找到直接的反义词。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拜会抱团儿变齐彼我参捶充堂德言工貌颠不辣调任东鲁书棼秽粪清格兰姆光晃晃官亲浩浩横眉冷目黄庭箭苗驾御揭调计将安出咎戾廉茂徿徸稑穜卖艺美迁苗圃冥伯谬舛酿采凭轼结辙破璧婆心让长任棠宂宂软设设商参上愚胜代盛美深呼吸石扉世县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术法疏服硕硕潭湫甜津津铁铮铮通管蜕形往事威柄五凤城笑毁锡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