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蛇的意思、龙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蛇的解释

[dragons and snakes] 比喻非常的人物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详细解释

(1).龙和蛇。《易·繫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后因以“龙蛇”喻隐退。《汉书·扬雄传上》:“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晋 陆云 《与陆典书书》:“ 太伯 清风,遯世立德,龙蛇 东岳 ,三让天下。”《晋书·陆喜传》:“ 孙晧 无道,肆其暴虐,若龙蛇其身,沉默其体,潜而勿用,趣不可测,此第一人也。”

(2).喻杰出的人、物。《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其母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彼美,余惧其生龙蛇以祸女。’” 杜预 注:“言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 金 马定国 《香严病中》诗:“金弹不徒惊燕雀,春雷终待起龙蛇。” 清 顾大申 《雪后登歌风台示沛令》诗:“井邑 新丰 旧,龙虵大泽深。” 朱6*《纪念广州起义》诗:“夺得政权声势众,中原革命走龙蛇。”

(3). 汉 刘邦 起义时曾于泽中斩大蛇,有老妪哭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见《史记·高祖本纪》。后因以“龙蛇”指 刘邦 和 项羽 。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刘开扬 笺注:“龙蛇喻 刘 项 。” 唐 常楚老 《祖龙行》:“ 陈胜 城中鼓三下, 秦 家天地如崩瓦。龙蛇撩乱入 咸阳 。”

(4).喻贤不肖的两种人。 沉从文 《王谢子弟》:“不过族大人多,子弟龙蛇不一。”

(5).喻指成功者和失败者。 唐 栖一 《垓下怀古》诗:“弓指阵前争日月,血流 垓下 定龙蛇。”参见“ 龙蛇混杂 ”。

(6).喻桀骜不驯、凶横暴虐之人。 唐 杜甫 《喜晴》诗:“干戈虽横放,惨澹鬭龙蛇。” 仇兆鳌 注:“干戈龙蛇,指 禄山 之乱。”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公之始至,众未孰化,以武则忿以憾,以恩则横而肆。一以为赤子,一以为龙蛇,惫心罢精,磨以岁月,然后致之难也。” 唐 刘复 《长歌行》:“龙蛇出没经两朝,胡虏凭陵大道销。”

(7).指草书飞动圆转的笔势;飞动的草书。 唐 李白 《草书歌行》:“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宋 陆游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苏学士》曲:“醉朝云翠袖春香,半世疎狂。一笔龙蛇,千古文章。”

(8).泛指书法、文字。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词:“金鑾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 元 马致远 《新水令·夜行船》套曲:“想 秦 宫 汉 闕,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説,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9).借指书法作品。 清 孙枝蔚 《喜张穉恭南还因有赠》诗之五:“长开篋笥札嫌短,得挂龙蛇壁更新。”

(10).喻指植物屈曲的枝干。 唐 李商隐 《武侯庙古柏》诗:“ 蜀 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刘学锴 等集解:“ 段文昌 《古柏文》: ********* 前,柏寿千龄,盘根拥门,势如龙形。” 宋 陆游 《眉州驿舍睡起》诗:“斜阳生木影,龙蛇满窗纸。” 金 冯延登 《藤花得春字》诗:“龙蛇奋起三冬蛰,缨络纷垂百尺身。” 清 查慎行 《紫藤花》诗:“蔓引龙蛇皆上走,花披瓔珞总交垂。”

(11).指矛戟等武器。 唐 吕温 《代郑相公谢赐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於陋巷。” 明 许潮 《午日吟》:“萧萧马鸣,风骤驊騮骋;悠悠旆旌,日荡龙蛇影。” 清 鲫士 《从军行》:“送郎送到大门前,替郎君装上一筒烟。龙蛇影闪旂门下,我郎的一马要当先。”

(12).指辰年和巳年。古代迷信以为凶岁。《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 孔子 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知命当终” 唐 李贤 注:“ 北齐 刘昼 《高才不遇传》论 玄 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 玄 以讖合之。’” 宋 苏轼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诗:“昔饮 雩泉 别 常山 ,天寒岁在龙蛇间。” 王十朋 集注引 尧卿 曰:“公辰年冬末,罢知 密州 ,正在辰巳之间。”

(13).指贤士困厄之时。 明 许潮 《武陵春》:“老夫 秦 朝人也,不幸时逢阳九,岁值龙蛇。”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归骸》:“念爷娘妻子敢丢开,恰遇着岁在龙蛇劫运该。”

(14).兵阵名。即一字长蛇阵。 唐 刘禹锡 《观八阵图》诗:“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鸛飞。”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龙蛇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龙蛇”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核心意义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字面含义与基本象征

  1. 自然生物组合
    字面指龙与蛇两种生物的结合。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皇权、力量与祥瑞(),蛇则常与智慧、蜕变及危险相关联()。

  2. 矛盾统一的文化符号
    龙蛇并提常体现对立统一:龙象征阳刚、尊贵,蛇代表阴柔、神秘,二者结合暗含阴阳调和或矛盾共生的哲学思考()。


二、引申义与文学意象

  1. 比喻非凡人物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记载“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以龙蛇喻指非凡人物或特殊环境孕育的杰出人才()。

  2. 象征隐退与权变
    《周易》提到“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指智者隐退以保全自身,如《汉书·扬雄传》中“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3. 书法艺术的意象
    成语“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蜿蜒遒劲,源自草书飞动如龙蛇盘绕的形态()。


三、历史与神话中的特殊指代

  1. 刘邦与项羽的隐喻
    汉代文献以“龙蛇”代指刘邦(赤帝子)与项羽(白帝子)的争霸,象征历史变革中的对立力量()。

  2. 宗教与哲学的双重性
    在基督教中,蛇既是诱惑的化身(《创世纪》),又象征救赎(摩西铜蛇);印度教中蛇神那伽兼具创造与毁灭之力()。


四、现代语境的应用

现代汉语中,“龙蛇”多用于: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出处,可参考《左传》《汉书》及神话研究相关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龙蛇的意思

《龙蛇》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广泛。它可以指代神话中的神兽和蛇类动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所表现出的雄伟和矫健的气质。

拆分部首和笔画

《龙蛇》这个词由“龙”和“蛇”两个字组成。

“龙”字的部首是“龙头”,总共有16个笔画。它的繁体字为「龍」。

“蛇”字的部首是“虍”,总共有13个笔画。它的繁体字为「蛇」。

来源

《龙蛇》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和神话传说。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着权力、尊贵和祥瑞。而蛇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吉祥的寓意,被认为是经过仙丹炼化升仙的生物。

繁体

《龙蛇》的繁体字为「龍蛇」。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龙蛇》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龙的古字形为「竜」,蛇的古字形为「虵」。

例句

1. 他的武功高妙,如龙蛇般灵活。

2. 这幅画上的龙蛇纹饰栩栩如生。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龙蛇混杂、龙蛇飞舞、龙蛇同春

近义词:巨蛇、巨龙、蟒蛇

反义词:凤凰、麒麟

别人正在浏览...

冰室倡乐创行吹灯拔蜡毳锦雕体矴铁防小凫船榦辅高墩光表广漠涵洞毫无二致合拱恒居厚积薄发黄缣简狄减贱检式解奚荆巫进退两难蹻捷距逆客单溃逃苦头拉齐僚列令箭龙辕马蔺子縻络末迹俳说匏巢乔竦齐力秦姬曲秦余望群氓日天子桑根线三吓头上奉视点时机十七厮系酸苦童便头会箕赋王荆公体韦褐委云雾鬓小百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