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 代一种鼓名。《元史·礼乐志五》:“和鼓,制如大鼓而小,左持而右击之。”
(1).与鼓声相和。《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以金鐲节鼓。” 郑玄 注:“乐作鸣之,与鼓相和。”
(2).喻态度依违两可的人。《宋史·张士逊传》:“ 曹利用 在枢府,藉宠肆威, 士逊 居其间,无所可否,时人以‘和鼓’目之。”
“和鼓”是一个汉语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含义,解释如下:
元代鼓名
指元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制类似大鼓但较小,演奏时左手持鼓、右手击打(源自《元史·礼乐志五》)。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词典中被收录,是核心含义。
与鼓声相和
古代礼乐中,用金属乐器(如錞、镯)与鼓声配合,形成和谐的演奏效果(《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錞和鼓”)。
比喻态度依违两可的人
《宋史·张士逊传》中以“和鼓”隐喻立场摇摆不定的人,属于引申义,现代使用较少。
《和鼓》这个词是形容一种特殊的鼓声,鼓声平稳而和谐。它类似于一种节奏和谐的鼓点,形成悦耳的鼓乐。
《和鼓》的部首是“口”,它包含了2个部首,分别是“口”和“也”。总共有8画。
《和鼓》一词是从古代乐器叫做“和鼓”,意为和谐的鼓声,逐渐引申为指鼓声和谐的意思。
《和鼓》的繁体写法是「和鼓」。
古代汉字的写法会因时代的变迁而产生差异。关于《和鼓》这个词,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主要的意思和形音基本保持一致。
1. 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和鼓》声,意味着这是一个富有喜庆与欢乐的场合。
2. 他用鼓棒敲击着鼓面,发出一阵响亮而悦耳的《和鼓》声。
3.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每逢年节都会奏响《和鼓》,迎接新年的到来。
节和鼓、和鼓声、击和鼓、和鼓乐
和谐的鼓声、和平的节奏、悦耳的鼓乐
不和谐的鼓声、不和谐的乐器、不悦耳的节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