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饬躬的意思、饬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饬躬的解释

犹饬身。《汉书·宣帝纪》:“朕之不明,震于珍物,飭躬斋精,祈为百姓。” 明 唐顺之 《答俞教谕书》:“若使有独为君子之心,则虽从事於飭躬励行以退处,未尝不为利涂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 士安 ,善人也,事朕於南府、东宫,以至辅相,飭躬畏谨,有古人之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饬躬(chì gōng)是一个文言词汇,指整饬自身的行为与品德,强调通过严谨的自我约束达到修身立德的目的。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层次:

  1. 字义解析

    “饬”意为整顿、规范,含修正、整肃之义;“躬”指自身、亲身,引申为个人言行举止。二字结合,直指对自我行为的严格规整,体现儒家“克己复礼”的修身理念。

  2. 行为指向

    强调实践性自律,如《汉语大词典》释为“整饬己身,谨言慎行”来源:《汉语大词典》。具体表现为:

    • 端正仪容举止(如衣冠整肃、言行合礼)
    • 恪守道德规范(如廉洁自持、慎独修身)
  3. 精神内核

    蕴含自省与敬畏的双重态度。如清代方苞《送李雨苍序》中“饬躬励行”之说,体现通过持续自我检视提升德行的过程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其深层诉求是达到“内圣外王”的人格境界。

  4. 经典用例

    《后汉书·张衡传》载“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其中“崇德”即需通过“饬躬”实现来源:《后汉书》。此语境中,“饬躬”成为士大夫立身之本。

范例:

古人以“饬躬如玉”喻自我修养如琢玉般精雕细琢(《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思想的延伸)。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饬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古籍出处与用法

  1. 《汉书·宣帝纪》
    “朕之不明,震于珍物,饬躬斋精,祈为百姓。”
    此句体现帝王通过端正自身行为,祈求百姓福祉()。
  2. 《汉书·成帝纪》
    “朕亲饬躬,郊祀上帝。”
    描述帝王亲自整肃仪容以祭祀()。
  3. 明代唐顺之《答俞教谕书》
    提到“饬躬励行”,强调通过修养自身践行君子之道()。

三、词义延伸

四、现代意义

虽然该词主要用于古代语境,但现代可引申为注重个人修养与仪态,体现对自我形象和社交礼仪的重视()。

五、近义词与关联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用法,可参考《汉书》相关篇章或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苞贮别董大齿朝之士当应东方多云二帝罚觥房植风徽封建主义風魚逢值负逆复辙睾甲稿壤诡毳殊章鼓节沽美酒骇奇寒霙鸿鹅皇流茳芏交镝角觝戏积兵积愤疾忌静意镌刻咔嚓揩油水冷汗憀悢伶透理障卢儿掳嘴煤掌迷汤话模型目听内蒙槃蓝剽戮皮褐迫小清源正本人偶森张师子吼傞牙倈嘴通艺哇哩哇啦万无五月披裘香令消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