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broidery frame] 刺绣时绷紧布帛的用具
(1).束负小儿的宽布带。 唐 张谔 《三日岐王宅》诗:“玉女贵妃生,嫛婗始发声。金盆浴未了,綳子绣初成。”
(2).刺绣时用来绷紧布帛的用具,大件用长方形的木框子,小件用竹圈。 沙汀 《困兽记》二八:“她的女工原是很出色的,那些久已搁置不问的绣花绷子,以及编针,重又把她吸引住了。”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当她优雅而又迅速地绣完最后一针时……她把绷子翻过来给大家看。”
绷子在汉语中主要指一种用于支撑或固定布帛、纸张的竹木框架工具,常见于刺绣、裱糊等传统工艺。其释义与用法如下:
刺绣工具
指圆形或方形的竹木框架,用于绷紧布料以便刺绣。将织物四边固定于框架上,使其保持平整,便于手工绣制。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裱糊用具
书画装裱时用于固定纸张或绢布的木质框架,防止材料褶皱。常见于传统字画修复、装裱工艺。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来源:王金华,《中国刺绣技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
绷子通常由两部分构成:
来源:张淑芬,《中国传统手工艺丛书·织绣卷》,文物出版社,2020年。
“绣娘将素绢绷在绷子上,以平针绣出花鸟纹样。”
——《中国民间美术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
此解释综合权威工具书及工艺专著,涵盖定义、功能与实操场景,符合汉语词典释义规范。
“绷子”是一个中文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绷子主要指刺绣时用来绷紧布帛的用具,用于固定布料使其平整,便于刺绣操作。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分为两种:
在极少数方言或古文中,“绷子”可能指束负婴儿的宽布带(如唐代文献记载),但此用法现已罕见。
总结来看,“绷子”的核心含义是刺绣工具,其他用法多为引申或特定语境下的表达。如需进一步了解示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或《搜狗百科》。
半晌欂栌不差累黍不谢才学厂家尺土虫落吹毛索瘢村酪酒盗钞灯火万家点破低估断崖式钴弹过心海洋函聘豪吏环桃毁眦胡萝卜骄侮戒约金毛居民点开发银行空华魁俊吏材厉妖马杓子名噪一时磨濡跘跨泼洒裒刻歉仄颀峻区薮三食涉难生端棯丽诗毫诗墙十三楼黍穟秃楬晩谷万井僞行维摩丈室违时苇桃儛絙无朋遐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