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寒心消志 ”。形容担心忧虑。 汉 邹阳 《上书吴王》:“始 孝文皇帝 据 关 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梁书·武帝纪下》:“朕寒心消志,为日久矣,每当食投箸,方眠彻枕,独坐怀忧,愤慨申旦,非为一人,百姓故耳。”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常恐恩义两乖,家国同负,寒心销志,以生为慙。”
“寒心销志”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指因极度担忧或恐惧而使内心寒冷、意志消沉,形容长期处于忧虑不安的状态。该词也写作“寒心消志”,两者含义相同。
文献来源
最早见于汉代邹阳的《上书吴王》:“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唐代刘禹锡在《上杜司徒书》中亦引用:“常恐恩义两乖,家国同负,寒心销志,以生为慙。”。
语法结构
属联合式成语,多作谓语或定语,用于描述处事时的心理状态。
典型例句
《梁书·武帝纪》中记载:“朕寒心消志,为日久矣,每当食投箸,方眠彻枕,独坐怀忧。”。
感情色彩
中性词,侧重表达因忧虑而身心俱疲的状态。
该成语与“忧心忡忡”“寝食难安”等词义相近,但更强调因长期压力导致的身心消耗。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上书吴王》原文。
《寒心销志》是一个成语,意指遭受挫折或打击后,心灰意冷,丧失了前进的积极性和动力。
《寒心销志》共有5个字,拆分部首分别为冫(bīng),心(xīn),销(xiāo),志(zhì)。总的来说,《寒心销志》包含了冫部、心部、销部和志部四个部首。
它的笔画分别是:冫-2画,心-4画,销-9画,志-7画。总共《寒心销志》的笔画是22画。
《寒心销志》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是由冰冷的心情、失去动力、志向消散等意味的词语组合而成。
在繁体字中,《寒心销志》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寒心销志」。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寒心销志》的字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由于经过不同朝代的发展和演变,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变化,但总体上基本保持一致。
1. 遭遇失败后,他不再有了从前的热情与激情,真可谓寒心销志。
2. 学业上的挫折让他寒心销志,不再有学习的动力。
组词:坚持不懈、积极向上、意志力、努力奋进、斗志昂扬
近义词:丧失斗志、失去动力、心灰意冷
反义词:积极向上、斗志昂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