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全知全能的意思、全知全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全知全能的解释

[omniscient and omnipotent] 了解所有情况,能够处理任何问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全知全能是汉语中一个极具哲学与宗教色彩的复合词,由“全知”(无所不知)和“全能”(无所不能)组合而成,用于形容一种超越人类认知与能力极限的绝对境界。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文化渊源及现代应用三个维度进行解析:


一、词典释义与核心内涵

  1. 全知(Omniscience)

    指知晓一切事物,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以及所有可能的逻辑与真相。

    权威释义参考:

    《汉语大词典》定义“全知”为“无所不知”,强调认知的无限性与绝对性(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卷,p. 1023)。

  2. 全能(Omnipotence)

    指具备实现任何目标的能力,不受自然规律或逻辑限制。

    权威释义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全能”解释为“无所不能”,特指能力范畴的无边界性(商务印书馆,2016年,p. 1069)。

  3. 复合词“全知全能”

    二者结合后,形容一种理论上“既知晓万物,又可支配万物”的完美存在状态,常见于宗教神学与哲学语境。


二、文化渊源与经典引用

该词的文化根基主要源于两大体系:

  1. 宗教神学语境

    在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一神教中,“全知全能”是神的根本属性。

    典籍例证:

    《圣经·诗篇》147:5称:“祂的智慧无法测度”(和合本),呼应全知属性;《古兰经》2:20强调“真主对于万事是全能的”(马坚译本)。

  2. 中国哲学中的近似概念

    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通为一”等思想,虽未直接使用该词,但蕴含对“终极真理与力量”的追求。

    文献参考:

    《庄子·齐物论》提出“道通为一”,描述宇宙本体的统一性与超越性(中华书局《庄子集释》,2016年,p. 67)。


三、现代应用与语义延伸

当代语境中,该词的使用已超越宗教范畴:


权威学术参考文献

  1. 宗教哲学研究:

    段德智《宗教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三章详细分析一神教中“全知全能”的神性逻辑。

  2. 汉语构词溯源:

    王力《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013年)指出“全X全X”结构(如“全心全意”)凸显汉语四字格对“绝对性”的强化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全知全能”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用法

3.近义词与反义词

4.应用与局限性

5.示例扩展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用法,可参考郭沫若作品原文(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挨肩罢国白妞奔逝栟榈博实不归财赆充庭牀席點地雕疏蹲裆恩人放绌風師付之一炬负装孤寝姑子还工海红鋐鋐洪庥火牀建星贱质叫啕金窗精金良玉金窠锦臆拉把轮机手慢工出细货马蹄金萌蘖扭拽盘面彭祖碻当青草湖青皇情境群婚软骨鱼叡质散淡子煞回税辔丝虫缩舌鲐腹探测讨贰挽牵猥嫚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