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栖音”。停止啼鸣。 晋 陆云 《岁暮赋》:“兽藏丘而絶迹兮,鸟攀木而栖音。”
“栖音”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用法与出处
三、综合解读 该词属于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赏析古典文献时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意境。其引申义可关联到“万物归寂”的哲学意蕴,与“蛰伏”“藏迹”等概念形成呼应。
栖音(qī yīn)是一个汉语词汇,表示动物在树上歇息或鸟儿停在树上鸣叫的声音。
栖音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它的总笔画数是10画。
栖音这个词的来源主要是从“栖息”和“音乐”两个词汇衍生而来。它表示动物在树上安静或发出声音。
栖音的繁体字是棲音。
在古代,栖音的汉字写法略有不同。它的古写形式为“栖吟”,表示鸟儿在树上唱歌。
1. 静谧的森林里,偶尔传来了一阵清脆的栖音。
2. 清晨的时候,树上的小鸟发出欢快的栖音,令人心情愉悦。
1. 栖息:动物栖身、驻留某处的意思。
2. 栖树:鸟儿停留在树上。
3. 栖身:指动物在某个地方居住、栖息。
鸣叫、啼鸣、鸟鸣
寂静、安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