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牒的意思、官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牒的解释

(1).记载官吏姓名、爵禄的簿籍。《后汉书·李固传》:“至於表举荐达,例皆门徒;及所辟召,靡非先旧。或富室财赂,或子壻婚属,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 南朝 宋 鲍照 《谢秣陵令表》:“臣负鍤下农,执羈末皂,情有局涂,志无远立,遘命逢天,得污官牒。”

(2).授官的文书。 唐 李商隐 《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况许之高选,光彼宦情,以曲臺之任用犹轻,宪署之发挥方盛。仍期官牒,不越岁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官牒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官府颁发的任命文书或官方凭证,主要用于证明官员的身份、职务或某种特许权利。以下从词典角度解析其详细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官员任命文书

    指朝廷或官府正式签发的任命文件,记录官员的职位、品级及职责,相当于现代的“委任状”或“任命书”。例如《新唐书·选举志》载,唐代官员任命需“授以官牒”。

  2. 官方凭证

    广义上可指官府出具的任何证明文件,如通行证、特许经营执照等,具有法律效力。例如宋代商贩从事盐铁贸易需持有“官牒”作为许可凭证。


二、字源与构词解析


三、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

  1. 职官制度中的核心文件

    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者由吏部颁发官牒,作为任职依据。例如《唐会要》记载:“及第者……皆给以符牒,谓之‘告身’。”(告身为官牒的一种形式)

  2. 经济与法律活动的凭证

    明清时期,盐商需凭“盐引”(一种官牒)运输销售食盐,无牒者视为走私。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

    定义:“官牒,官府文书;委任官职的文凭。”

    查看《汉语大词典》条目(注:链接为词典官网,内容需订阅访问)

  2. 《古代职官辞典》(中华书局)

    指出官牒是“古代任命官员的法定文书,与印信同为身份证明”。

  3. 《中国历史大辞典》

    提及宋代“官牒制度”是中央集权下官员管理的重要机制。


五、相关概念辨析

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制度细节,可参考《唐六典》《宋史·职官志》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官牒”是古代文献中的专有名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官吏名册
    指记载官员姓名、爵位、俸禄等信息的簿籍,相当于现代的职员名录。例如《后汉书·李固传》提到:“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即通过官牒记录官员身份。

  2. 授官文书
    指朝廷授予官职的正式文件。唐代李商隐在《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中写道:“仍期官牒,不越岁时”,此处“官牒”即指任命文书。

二、历史用例

三、词源与结构

四、现代关联

古代官牒的功能类似现代人事档案或任命书,是研究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文献形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后汉书》或唐代公文案例。

别人正在浏览...

搬鬭并视鄙琐柴片弛旷筹设穿孝垂白葱灵促管错连大参当驾叠绮鼎折餗覆对鍼冯凌丰穰敷料伏魄攻治官市还蕃和音红脸赤颈鸿眇胡混靧浴箭诀胶黏基底惊嗟箕箒妾局骥钧播开风空廓狂噪宽顺楼额胪驩露门学毛拉女奚镪宝七贵认贼爲父日射塞南上风官司山樱声源四祥谇帚德耡宿冤听天由命袜子物则小蓝呢轿子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