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未艾的意思、未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未艾的解释

(1).未尽;未止。《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艾。”《左传·哀公二年》:“虽克 郑 ,犹有 知 在,忧未艾也。” 宋 王安石 《进圣节功德疏右语》:“伏愿三灵协庆,万宝皆昌,永御无疆之宝历,丕承未艾之閎休。” 清 恽敬 《与李爱堂》:“令子之变,言之动心,然达人用情,断不可过;仁弟方在壮年,福禄之来未艾,勿介介也。”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曏日革命之议,哗传于人间,至今未艾。”

(2).未灭;未死。《左传·昭公元年》:“ 后子 见 赵孟 …… 赵孟 曰:‘ 秦君 何如?’对曰:‘无道。’ 赵孟 曰:‘亡乎?’对曰:‘何为?一世无道,国未艾也。’” 杜预 注:“艾,絶也。” 宋 叶适 《陈处士姚夫人墓志铭》:“则知 叔明 未艾,而乡人固尚其德矣,不独以文称也。 叔明 既亡,而 姚夫人 固代之教矣,不独以家能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未艾”是汉语中表示“尚未停止”或“正在延续”的书面用语,常以“方兴未艾”的固定搭配出现。《汉语大词典》指出,“艾”在古汉语中通“刈”,意为“终止、完结”,因此“未艾”字面含义可拆解为“未至终止”。这一表达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小雅·庭燎》“夜未艾”,描述夜色未尽的状态,后经演变成为形容事物发展态势的词汇(《辞源》修订本)。

在语义层面,“未艾”包含双重意涵:其一是强调事件正在进行中未达终点,如宋代陈亮《祭周贤董文》中“连岁有江上之役,欲为公寿而不果奔也,谓公之寿方兴未艾也”;其二是暗含持续发展的动态趋势,如茅盾《蚀·动摇》中“谣言未艾,市民自相惊扰”。现代汉语中多用于经济、文化等领域,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义“方兴未艾”为“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该词在学术研究中的高频使用场景包括:描述新兴产业态势(如“人工智能发展方兴未艾”)、分析社会现象持续性(如“传统文化复兴浪潮未艾”),以及文学创作中的意境营造(如鲁迅《书信集》中“国内创作,取材皆未艾之斗争”)。

网络扩展解释

“未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未尽;未止
    指事物尚未结束或停止,常用于描述持续发展的状态。例如“方兴未艾”表示事物正在兴起,势头未减。

    • 例:《诗经·小雅·庭燎》中“夜未艾”形容长夜未尽。
  2. 未灭;未死
    强调事物未消亡或未断绝,多用于抽象概念(如国家、灾祸)。

    • 例:《左传·昭公元年》提到“国未艾也”,指国家尚未灭亡。

二、使用场景

三、词源与演变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爱生恶死安琪儿拜请秉心步辇图不瘟不火刬绝雠定纯一刺莓刀兵电影机彫残调立发掘蕃庶風萍浪迹缝穷付合敷锡干嗌高能燃料宫媛广坐谷蠡秽声火光教诲解放思想景纬纪念馆祭兽旧家儁功君指枯林老着脸乐岁临祚橹人緑筱偏裨琵琶虫披头散发乾肥奇薄亲宠趣马纫针荣利烧结杀一儆百实理头顶外城微没僞俗五明扇小布小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