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闲宫”。宽大的宫殿。《文选·曹植<七启>》:“闲宫显敞,云屋皓旰。” 刘良 注:“闲,大。”
闲宫(xián gōng)指空闲、闲置的宫殿,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未被使用的皇家或贵族建筑。其核心含义强调建筑物的空置状态,而非建筑本身的形制或功能。以下是详细解释:
空闲的宫殿
指无人居住或使用的宫殿建筑,常因帝王更替、迁都或皇室成员减少而闲置。例如旧都遗存的皇家建筑群,或因战乱荒废的离宫别苑。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七卷第674页),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302。
引申为荒废的皇家场所
在文学语境中可象征王朝兴衰,如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描写,暗喻秦亡后宫室闲置的苍凉景象。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第1683页),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44624。
“闲”取“闲置、空置”义(《说文解字》:“闲,阑也,从门中有木”),与“宫”(帝王居所)组合,形成偏正结构。
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郑玄注提及“闲宫”为备用寝殿;《后汉书》亦有“省闲宫以养孤老”的记载,体现其社会功能转化。
来源:《周礼注疏》(卷二十一),郑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用,多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古建筑保护领域,如故宫学者称“颐和园部分院落曾为清代闲宫”。其概念可类比西方“palace in reserve”(备用宫殿)或日本“空き御殿”(空置御殿)。
来源:《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第312页),王其钧著,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1649872。
权威参考来源:
“闲宫”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闲宫”指宽大的宫殿。其中“闲”在此处意为“大”,而非现代常用的“空闲”之意。
该词最早见于曹植的《七启》:“闲宫显敞,云屋皓旰。” 刘良对此注释:“闲,大也。”,描述宫殿宏伟敞亮的景象。
主要依据《文选》注本及汉典等权威辞书释义。
阿嚲回爱莫之助翱翥班师回朝瀑练宝饰饱贮背花常等诚谢陈桥兵变踟跦愁黛疵摘从卒吠雪风吹雨打根絶狗仗人势毂端股份合作制过忧孤烛黄金骨怳然兼祧金錍荆山之玉敬祝急派疾甚距度星局趣剧圣磕诈苦慢杪春侔莫纽子飘翔签押桌球球蛋蛋任重柔易三三四四上信山寒水冷赦免设砚食案势况説城送差送呈碎心裂胆錪錪调节无终硝子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