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九官的意思、九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九官的解释

(1).古传 舜 设置的九个大臣。《汉书·刘向传》:“臣闻 舜 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 颜师古 注:“《尚书》: 禹 作司空, 弃 后稷, 契 司徒, 咎繇 作士, 垂 共工, 益 朕虞, 伯夷 秩宗, 夔 典乐, 龙 纳言,凡九官也。”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6*贼书》:“虽九官事 舜 ,十人佐 周 ,校於太尉,未可为比。”

(2).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南齐书·乐志》:“六典联事,九官列序。” 宋 叶适 《纪纲一》:“自 尧 舜 已来,外有岳牧,内有九官,一以制度,颁以文告。”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九官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九官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官职统称,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 舜帝所设九种官职的合称

    这是最核心的释义,源于上古传说。据《尚书·舜典》记载,舜帝即位后,任命了九位贤能之士分别掌管不同的国家事务,合称“九官”。具体包括:禹(司空,掌水土)、弃(后稷,掌农业)、契(司徒,掌教化)、皋陶(士,掌刑狱)、垂(共工,掌百工)、益(虞,掌山泽)、伯夷(秩宗,掌礼仪)、夔(典乐,掌乐律)、龙(纳言,掌传达)。 这一制度被视为中国早期国家官制的重要雏形,体现了分职治事的理念。

  2. 泛指中央朝廷的重要官职

    在后世典籍中,“九官”有时被引申用来泛指中央政府中地位显赫、职责重要的主要官员群体,类似于“九卿”的概念。这层含义强调了其作为国家行政核心组成部分的地位。

  3. 唐代尚书省六部与御史台三院的合称(较少用)

    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如唐代),“九官”也曾指代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加上御史台下属的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合为九大重要机构。

总结来说,“九官”一词的核心意义源自上古传说,特指舜帝设立的九种关键官职,是中华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后世也引申指中央要职或特定朝代的重要机构组合。

来源依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尚书·舜典》(中华书局点校本)、《新唐书·百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九官”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综合了历史记载和引申用法:

一、历史背景

  1. 舜帝时期的九位大臣
    根据《汉书·刘向传》记载,舜任命了九位重要官员,分管不同职责,包括司空(禹)、后稷(弃)、司徒(契)等,共同辅佐治理天下。这一设置体现了古代政治分工的雏形,如《尚书》和颜师古注中均有详细列举。

  2. 泛指中央高级官员
    后世文献(如《南齐书·乐志》)将“九官”扩展为九卿六部等朝廷要职的代称,如宋代叶适提到“九官列序”即指中央官僚体系。

二、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到,“九官”作为成语使用时,暗含官僚机构臃肿、腐败的贬义,但这一用法需结合语境谨慎判断,并非主流历史释义。

例句参考

提示: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官职名称或文献出处,可参考《尚书》《汉书》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按协敖包八疵百喙难辞板庋壁垒博深卜士操切钗盒盟乘干齿壮寸铁在手错薪大诺蹈武掉俏堤塍反训风俗鬼享河津和志黄面儿活巴巴夹窓将军箭绛树耩子践藉简佩惊急里静襟潦旱騄骏颅腔袤僻冥王磨壠穆畅南棹北辕虐威旗布清森清秩全网通烧痕生魂神身契释怀私曲私勇肃和素衣踏赏吐气委迹消复消尽小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