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神话传说中的月中白兔。亦借指月。 唐 李贺 《梦天》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南唐 陈陶 《飞龙引》:“彤庭侍宴 瑶池 席,老兔春高桂宫白。” 宋 苏轼 《虎儿》诗:“老兔自谓月中物,不骑快马骑蟾蜍。”
(2).鸱鸺的一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鸱鸺》。
"老兔"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与月亮相关,属于古代诗文中的雅称或典故:
释义:
"老兔"是月亮的代称之一,源于古代神话传说中"玉兔捣药"的形象。古人认为月中有兔,因以"兔"代指月亮,"老"字则赋予其沧桑、恒久的意象,常见于唐宋诗词中。
例句:
李贺《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以"老兔"与"寒蟾"并称,描绘月夜凄清之景)
文化渊源:
源自《淮南子》"月中有蟾蜍"的记载,后与"玉兔捣药"传说融合。西汉马王堆帛画已出现月中兔的形象,东汉《论衡》明确记载"兔居月中"。
《诗经》以"顾兔"指月(《小雅·天保》"如月之恒"郑玄笺:"月弦而就盈,有似顾兔"),唐代诗人将"兔"拟人化,衍生出"老兔""玄兔"等雅称,如陆龟蒙《上云乐》"青丝作笮桂为船,白兔捣药虾蟆丸"。
释义:
专指传说中在月宫捣制仙药的玉兔,因长生不老,故称"老兔",象征永恒。道教典籍将其神格化,视为月精。
典籍佐证:
(注:因未提供可公开访问的在线词典链接,此处仅标注文献来源。建议读者查阅权威纸质词典或高校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获取原文。)
“老兔”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综合各来源解释如下:
指代月中的白兔
源自古代神话传说,常与"寒蟾"(月宫蟾蜍)并称,用以象征月亮。例如:
借指月亮本身
在诗词中常作为月亮的代称,如南唐陈陶《飞龙引》“老兔春高桂宫白”,通过白兔意象暗喻月光皎洁。
鸱鸺的别称(次要含义)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鸱鸺的一种”,属于动物学分类中的古称,现代较少使用。
比喻年长者(特殊用法)
部分词典解释为“年纪大的兔子,比喻老年人”,但此用法未见于古籍或诗词例证,可能是现代引申义。
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含义。例如:
半头班叙宝具便榭敝化毕究长安棋局诚怀乘黄朱齿録持诵初春搭建大康额珠浮浇斧柯扞掫诟戏花天酒地回归年回廊讲坛教务长净跨度宽打匡过流向眠床冥瞽南薰鸟面鹄形鸟俗氏匿情盘袅朋从平等互利确乎不拔惹口舌日复一日删采上木驴声律实际上侍应生瘦骨伶仃瘦身首席送三宋体字素侯随身天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退却五色云气小钢炮校藜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