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ke with one;carry one's person] 带在身边;跟在身旁
随身携带
(1).带在身边;不离身。《汉书·货殖传·程郑》:“ 裒 ( 罗裒 )贾京师,随身数十百万,为 平陵 石氏 持钱。”《宋史·舆服志五》:“鱼袋。其制自 唐 始,盖以为符契也。其始曰鱼符,左一,右一。左者进内,右者随身,刻官姓名,出入合之。” ********* 《萍踪忆语》三:“幸而我的行李很简单,只带了一个随身的衣箱。”
(2).跟在身旁。 宋 苏轼 《夜坐达晓寄子由》诗:“闭眼此心新活计,随身孤影旧知闻。”
(3).引申为依附于身体。
(4).犹侍从。《宋书·黄回传》:“ 明寳 寻得原赦,委任如初,启免 回 ,以领随身队,统知宅及 江 西墅事。”《新唐书·食货志五》:“左右卫上将军以下又有六杂给……手力则有资钱,随身则有粮米、盐。”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随身汉语 快速查询。
“随身”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指物品或人始终被携带在身旁的状态,强调便利性和不离身的特性。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将某物带在身边或保持跟随状态,常见于描述日常携带物品(如手机、钥匙)或侍从人员。
二、详细解析
三、使用场景
四、例句参考
五、近反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汉书》《宋书》等文献来源。
《随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随着身体而带着或携带。通常用来形容随时随地携带某物或某人不离身的情况。
《随身》这个词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阝”和“身”。根据康熙字典,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随身》的意思最早出现在《道德经》中,以表达贞观遵循天命而长久延续的思想。随后,这个成语逐渐被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持有某物或某人随时随地不离身。
《随身》的繁体字为《隨身》。
根据古代文字的变迁,古时候《随身》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无法找到确凿的古代文献记载,无法详细说明其古汉字写法。
1. 他习惯将钥匙随身携带,以避免遗失。
2. 医生建议他们随身携带急救药品,以防万一。
随身随行、随身物品、随身携带、随身听、随身所带等。
随手、随意、带着、携带等。
离身、抛弃、舍弃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