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劳劳亭的意思、劳劳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劳劳亭的解释

在今 南京市 西南古 新亭 南, 三国 吴 筑,为送别之所。 唐 李白 《劳劳亭》诗:“天下伤心处, 劳劳 送客亭。” 唐 皎然 《塞下曲》之一:“ 劳劳亭 上春应度,夜夜城南战未迴。” 清 孙枝蔚 《杨柳枝》诗之五:“ 劳劳亭 上泪沾巾,弱柳丝边错怨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劳劳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送别场所,其名称与功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汉语词典与文献考证角度,具体释义可分为三方面:

一、名称溯源 "劳劳"二字源自《汉语大词典》中"忧思劳苦"的古义(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特指送别时惆怅不舍的情态。该亭名称最早见于南朝《太平御览》引《丹阳记》:"古送别之所,曰劳劳亭"(来源:《太平御览》卷一九四),印证其作为离别场所的原始功能。

二、地理考据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劳劳亭位于建康城南(今南京市区南部),具体方位在"新亭陇西南"(来源:《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此处为六朝时期长江重要渡口,地势高敞可俯瞰江帆,成为官方送行仪典的固定场所。

三、文学意象定型 唐代李白《劳劳亭歌》"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来源:《全唐诗》卷166)确立其文学象征地位。宋代《太平寰宇记》更将其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来源:《太平寰宇记》卷九十),明清方志多沿袭"江南第一送客亭"的记载(来源:《江南通志》卷三十三)。

网络扩展解释

劳劳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送别场所,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地理位置

劳劳亭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部,临近新亭,具体位置在古新亭南侧的劳劳山上。三国时期东吴所建,后历经朝代更迭,宋代改称“临沧观”,元代后逐渐荒废。

二、名称由来

“劳劳”二字取自离别时的忧伤之情:

  1. 古汉语中“劳劳”表示忧伤状态,如成语“劳燕分飞”;
  2. 一说源自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的离别场景(注:此说法源自权威性较低的网页,需谨慎参考)。

三、历史功能

作为古代重要送别场所,其特点包括:

四、文学意义

以李白《劳劳亭》五绝最为著名: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诗中通过“未青柳条”的意象,将春风拟人化,强化了离别之苦的感染力。后世评价此诗“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二十字写尽人间别离”(《李白诗全译》)。

附:名称演变

时期 名称 文献依据
三国吴 劳劳亭 《舆地志》
宋元嘉 临沧观 《景定建康志》
明清 望远楼遗址 《正德江县志》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词或历史考证,可查阅《李白诗文系年》《江南通志》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鼻鸣不顶承望衬钱斥盐初会春申浦村律院懛子大盼盼发财芳躅粉父風概封割府帖高阳池汗浃汉仪好学不倦鹖尾鹤洲槐行花十八护养叫门惊搐救难解危具结钧校开掘开脸开天辟地瞘瞜琅邪台老悴料校毛宗迷目敏而好学牛李盼辰勾翩翩起舞贫褊青衣谶柔温鋭头声嗽首选寿阳公主输賮斯里兰卡飕飕索卢炭画挺撞推擢枉说渭川纤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