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料校的意思、料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料校的解释

计数校核。《晋书·秦献王柬传》:“ 武帝 尝幸 宣武场 ,以三十六军兵簿令 柬 料校之, 柬 一省便擿脱谬,帝异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料校(liào jiào)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现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为计数、核算与查对,特指对物资、账目等进行清点核实的过程。以下从词典释义与文献用例展开分析:


一、字义分解与复合词释义

    • 本义指计量、计算。《说文解字》释为“量也”,如“料粮”(计算粮食)、“料民”(统计人口)。
    • 引申为估量、处理,如《晋书·王濬传》:“料敌制胜。”
    • 本义指核对、查验。《说文解字》注:“木囚也”,后衍生为“比较、考核”,如《汉书·食货志》:“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1. 料校

    • 二字复合后,强调通过计算与比对进行核查,常见于古代财政、仓储管理语境。
    • 《汉语大词典》释为:“核算;清点查对。”

二、文献用例与权威解析

  1. 《汉书·贡禹传》

    “方今仓廪空虚……而官奴婢十余万人,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宜免为庶人,廪食,令代关东戍卒,乘北边亭塞候望。以料校府库,岁可得数十巨万。”

    • 解析:此处“料校”指清点国家府库物资以核算财政收支,凸显其经济管理职能。来源:《汉书》卷七十二。
  2. 《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其减太官、导官、尚方、内者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勿复设。离宫别馆储峙米糒薪炭,悉令省之。又诏诸园贵人,其宫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料校免遣。”

    • 解析:指核查宫廷用度与人员,以精简开支,体现行政核查用途。来源:《后汉书》卷十。

三、同源词与近义词辨析


四、现代使用与语义演变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功能被“审计”“盘点”“核算”等替代,但仍见于研究古代经济、历史的学术文献中,作为专业术语保留其古义。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料校”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料校(liào xiào) 指计数校核,即对数量或数据进行核查、核对的过程。例如《晋书·秦献王柬传》记载,晋武帝曾让秦献王柬对三十六军兵簿进行“料校”,他迅速发现疏漏,令皇帝惊叹。

二、构成分析

  1. “料”:本义为估算、计数,如《国语》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指清点人口。
  2. “校”:指核对、检查,如“校勘”“校对”等用法。
    组合后,“料校”强调通过计算与核查双重步骤确保准确性。

三、现代使用

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学术讨论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料”的其他含义(如材料、照料等)或“校”的扩展用法,可参考相关字典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爱异白越报废苞笋被宠若惊陂堰湌泄残渣余孽蝉蜍貙膢窞穽单幺诞欲大贤虎变定限丁字街讽嘲奋勇甘馔供气海牛呼韩槥椟回纡简闻积幂挤轧开驶烤电可怪可罕宽放脸黄肌瘦路道雒雒旅尘满怀信心枚马默传暮夜怀金潘鱼偏州平剑乔公道青海骢奇擎畦苑神蔡世济疏略说是苏软沓嬲童鸡同揆统戎痛饮我负子戴显山露水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