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衬钱的意思、衬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衬钱的解释

见“ 衬施钱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衬钱"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语境和宗教色彩的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指信徒布施给寺庙或僧道的钱财,用于资助宗教活动或日常开销,属香火钱的一种。该词带有明显的民俗信仰特征,常见于明清白话小说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二、文献溯源与用例

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回有载:

“西门庆拿银子教买纸马香烛,衬钱 散众。”

此处描写西门庆为做法事准备财物,其中“衬钱”即指分发给僧道的酬金。

清代《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四回亦见:

“出殡之日,各僧道衬钱 共一两银。”

印证了“衬钱”作为丧葬仪式中酬谢宗教人员的专项费用。

三、语义演变与关联词

  1. 宗教性:与“香火钱”“布施”近义,但更强调对僧道劳作的直接酬谢;
  2. 民俗性:多用于法事、丧葬等仪式场景,区别于一般捐赠;
  3. 历史性:现代汉语中逐渐被“功德钱”“供养金”等替代。

四、权威辞书佐证

参考资料

  1.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词话》[M]. 万历刻本.
  2. 西周生. 《醒世姻缘传》[M]. 清初刊本.
  3.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Z].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ISBN 978-7-5432-0211-4.
  4. 许宝华, 宫田一郎. 《汉语方言大词典》[Z]. 中华书局, 1999. ISBN 978-7-101-02154-4.

网络扩展解释

“衬钱”是一个具有宗教和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衬钱指供养僧人或道士的财物,常见于佛教、道教活动中,属于宗教布施的一种形式。例如《水浒传》第四五回提到,众僧吃斋时“都下了衬钱”。

二、词源与演变

  1. 词源关联
    “衬钱”是“衬施钱”的简称,其中“衬”通“嚫”(梵语:Dakṣiṇā),意为施与、布施。这一用法体现了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2. 历史文献例证

    • 《宣和遗事》记载,宋代贫民参与宗教活动可获得“衬施钱三百”,说明其作为布施财物的社会功能。
    • 汉典《康熙字典》明确将“衬钱”解释为“做佛事时施舍给和尚的钱”。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词汇

“衬钱”是宗教布施文化的产物,既体现古代社会的信仰实践,也丰富了汉语词汇的多样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水浒传》《宣和遗事》等文献原文或宗教史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暗射保税店碧芬卜卦不磷不缁长益超羣拔类朝天貙犴瑽瑽挫鍼狄希顿筑返魂草愤时疾俗观睄故弄虚玄圜道火鎌火圈呼鹰台嘉惠讲道匠黎鹪鹩鲛织街冲金鼓连天静域拒命狂直夸人落枕梁苑雪劣别里言不出,外言不入没根蒂敏博名缰利锁莫不成内海鮎出溜铅察千头橘迁摇轻财敬士乞降三让沈姿水隍四角听子五逆无与为比乡吏相人偶嗛嗛萧梢潝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