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兰亭的意思、兰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兰亭的解释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兰亭”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

  1.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兰亭是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兰渚山的一处古迹。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42名士在此举行修禊雅集,通过“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后由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序》记录盛况,奠定了其文化地位。

  2. 书法艺术代表作 该词亦特指王羲之亲书的《兰亭集序》墨迹(即《兰亭帖》),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李约曾赞其“未若野人之块”,宋代陆游更在词中提及临摹此帖的雅趣。

  3. 文化符号与衍生含义 在文学语境中,“兰亭”逐渐演变为文人雅集、书法艺术的象征,如诗词中常借指高雅的聚会。另有“兰亭春”这一衍生词(或为酒名),但具体含义需结合更多史料考证。

建议对书法史感兴趣者可查阅《兰亭集序》摹本及相关研究文献,深入体会其艺术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兰亭的意思

兰亭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兰花盛开的亭子。兰花被视为高雅、纯洁、清香的象征,亭子是供人歇息和观赏景色的建筑物,因此兰亭成为了一个象征着文雅和美丽的景点。

拆分部首和笔画

兰亭的部首是“兰”,笔画数为13。其中,“兰”的部首是“卩”,笔画数为6;“亭”的部首是“亠”,笔画数为2。

来源

兰亭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文人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这是一篇描写王羲之与友人们在兰亭同乐的文字,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繁体

兰亭的繁体字为「蘭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兰亭的写法略有变化。兰字旁边附有水部,称为「蕈」。亭字则在上方多加一点,称为「汀」。因此,古时候的写法是「蘭汀」。

例句

1. 我们在兰亭中欣赏着美丽的兰花。

2. 这座兰亭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常聚集的地方。

组词

兰亭可以根据需要组成其他词语,例如:兰亭序、兰亭集、兰亭雅集、梦回兰亭。

近义词

兰亭的近义词包括:兰堂、兰舍、兰苑、兰苑亭。

反义词

兰亭的反义词可以是:骈亭、扁亭、丑亭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