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问的意思、吊问的详细解释
吊问的解释
吊祭死者,慰问其家属。《汉书·萧望之传》:“宜遣使弔问,辅其微弱,救其灾患,四夷闻之,咸贵中国之仁义。” 唐 李洞 《题咸阳楼》诗:“弔问难知之,登攀强滴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三》:“时州之东亦有狐居村民家,人共见为一白髮叟。叟与居人通弔问,如世人礼。”
词语分解
- 吊的解释 吊 à 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吊丧。吊孝。吊唁。凭吊。 慰问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吊。 悬挂:上吊(自缢)。吊灯。 把毛皮缀在衣面上:吊皮袄。 提取,收回:吊销执照。 中国旧时钱币单
- 问的解释 问 (問) è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候。问长问短。 审讯,追究:审问。问案。唯你是问。 管,干预:概不过
网络扩展解释
"吊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吊唁逝者并慰问家属,属于传统丧葬礼仪的一部分。以下为综合解析:
基本释义
- 拼音:diào wèn
- 构成:"吊"指悼念逝者,"问"指慰问生者,组合后特指在丧事中对逝者家属表达哀悼与关怀的行为。
详细解释
-
礼仪范畴
指通过特定仪式(如献花、焚香等)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同时向家属给予情感支持。古代文献如《汉书·萧望之传》提到“遣使吊问”,即官方派人慰问受灾或丧亲的群体。
-
使用场景
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例如唐代李洞《题咸阳楼》诗句“吊问难知之”,以及《聊斋志异》中描述民间以“吊问”遵循礼节。
-
现代延伸
偶见用于比喻对重大灾难或事故的关切,但此用法较少见。
例句参考
- 历史用例:曹操曾“使人赍礼吊问,又亲往祭奠”(《三国志》相关记载)。
- 文学用例:蒲松龄笔下“居人通弔问,如世人礼”展现民间丧仪。
近义词对比
词汇 |
侧重点 |
吊唁 |
仅指悼念逝者 |
慰问 |
仅指安抚生者 |
吊问 |
兼顾逝者与家属 |
注意
部分资料(如)提到“严厉责问”的引申义,但此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建议以主流释义为准。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辞典》等权威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吊问》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询问或追问某事或某人。它的拆分部首是口和手,共有7个笔画。
《吊问》一词来源于古代文献《史记》,具体引用的是典故中的“吊索问疾”。
在繁体字中,字形保持不变,仍然是「吊問」。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会有一些差异,但《吊问》这个词的字形相对较稳定,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以下是一些关于《吊问》的例句:
1. 他吊问了公司内部的决策原因。
2. 请你吊问一下他为什么没有来参加会议。
3. 这位律师一直在吊问目击者以获取更多细节。
4. 我们需要吊问目击者以帮助破案。
《吊问》可以和其他词语组成新词,如:“吊问函”、“寻吊问”等。它的一些近义词包括:“追问”、“质问”、“诘问”。而反义词可能是:“回答”、“解答”、“应答”。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到您!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爱人利物按扣变辞宾次不加思索餐饭称嗟宠习愁蹙蹙愁人大副待交大物鼎折睋而扼喉娥妆发恨飞眼传情腹非傅粉郎甘蔗歌舞剧公财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寡情诡挂海漘合神诲让火井肩背相望结账惊畏今雨辑着决徒坑井睽离类地行星连白良贾深藏联句辽亮灵术啰唣迈上门祸驽愚铺子谦谢声音手将守祀树端肃顺无慙乌骊马险澁小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