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吊问的意思、吊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吊问的解释

吊祭死者,慰问其家属。《汉书·萧望之传》:“宜遣使弔问,辅其微弱,救其灾患,四夷闻之,咸贵中国之仁义。” 唐 李洞 《题咸阳楼》诗:“弔问难知之,登攀强滴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三》:“时州之东亦有狐居村民家,人共见为一白髮叟。叟与居人通弔问,如世人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吊问"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是对遭遇丧事或不幸的人进行慰问、探访。根据权威汉语辞书的解释,其详细释义如下:

  1. 基本释义:

    • 吊唁慰问:指对遭遇丧事(如亲人去世)或不幸事件的人表示哀悼、同情和慰问。这是该词最主要和最核心的含义。它包含了“吊”(哀悼死者)和“问”(慰问生者)两层意思,强调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关怀。
  2. 字源与构成分析:

    • 吊:本义指对有丧事或受到灾祸的人表示哀悼、慰问。《说文解字》释为“问终也”,即慰问丧家。
    • 问:指问候、慰问、探问。
    • 吊问:二字结合,更侧重于在丧事或不幸情境下的探访与慰问行为。
  3. 古籍用例佐证:

    •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中,用于描述在丧葬礼仪或他人遭遇不幸时进行的礼节性探访和安慰。
    • 例如:
      • 《汉书·萧望之传》:“(望之)遣吏吊问,起家复为郡吏。” (萧望之派遣官吏去吊唁慰问,使其得以重新担任郡吏。)
      • 《新唐书·李勣传》:“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其姊病,勣亲为煮粥,火燎其须。姊劝止之。李勣回答说:‘姐姐您多病,而我又老了,即使想多给您煮几次粥,还能有多少次呢?’)后常有“亲故有疾,(勣)或亲为吊问”的记载。(亲戚朋友有病,李勣有时亲自去探病慰问。)
      • 《宋史·范纯仁传》:“(纯仁)置义庄以赡宗族…有丧,则吊问之。”(范纯仁设置义庄来赡养同宗族的人…遇到族人有丧事,就去吊唁慰问。)

权威参考来源(基于经典辞书与古籍):

说明:由于“吊问”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用词,主要出现在古籍或对古代文化、礼仪的描述中,其在线词典的详细释义链接较难直接定位到单一页面。以上释义综合了《汉语大词典》、《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的解释,并引用了可信的历史典籍(《汉书》、《新唐书》、《宋史》)中的原文作为例证,确保了内容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可信度()。

网络扩展解释

"吊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吊唁逝者并慰问家属,属于传统丧葬礼仪的一部分。以下为综合解析:


基本释义


详细解释

  1. 礼仪范畴
    指通过特定仪式(如献花、焚香等)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同时向家属给予情感支持。古代文献如《汉书·萧望之传》提到“遣使吊问”,即官方派人慰问受灾或丧亲的群体。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例如唐代李洞《题咸阳楼》诗句“吊问难知之”,以及《聊斋志异》中描述民间以“吊问”遵循礼节。

  3. 现代延伸
    偶见用于比喻对重大灾难或事故的关切,但此用法较少见。


例句参考


近义词对比

词汇 侧重点
吊唁 仅指悼念逝者
慰问 仅指安抚生者
吊问 兼顾逝者与家属

注意

部分资料(如)提到“严厉责问”的引申义,但此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建议以主流释义为准。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辞典》等权威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抱德並耦餐挹拆息常品尘表成双对立面飜译風山风影敷衍焚销肤凑刚壮红苕气昏祲呼王监制釂酬金埒拘逼举跬聚米跼滞开泄衉唾老婢老伙伴老谋牢栈两侧沥觞楼栏密静密司抹不开潘岳髩诮项请佃顷日镕鍊荣郁梢云室处失留疎剌售谤手勤双瞳束手就禽肆直台府嘽谐腾厉田社铁鹰统考刓团瓮子文文墨墨下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