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杀戮于社神木主之前。语出《书·甘誓》:“弗用命,戮于社。” 孔 传:“不用命奔北者,则戮之於社主前。” 唐 独孤及 《为张濠州谢上表》:“顷身陷凶族,待罪黄沙,戮社衅鼓,职臣之分。”
“戮社”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戮社指在社神(土地神)的木制神主牌位前执行杀戮。这一行为源于古代军法制度,常用于惩罚违反军令的士兵,具有宗教与刑罚结合的特点。
文献来源
最早见于《尚书·甘誓》,夏启讨伐有扈氏时颁布军令:“弗用命,戮于社。” 孔传注解为:“不用命奔北者,则戮之于社主前。” 即在社神前处决逃兵,以强化军令的权威性。
历史应用
唐代独孤及《为张濠州谢上表》中曾用“戮社衅鼓”描述罪责,说明该词在后期文献中仍被引用,但多具象征意义。
“戮社”反映了古代军事与宗教仪式的融合,通过神圣化刑罚强化统治权威。其核心场景为社神前的处决行为,多见于先秦文献及后世引述。
戮社(lù shè)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消灭或毁灭一个社会或社团。该词常用于描述对个人或集体的迫害、摧残或灭绝。
戮社的部首是戈(gē),笔画数为10。
戮社来源于古代汉字,构成该词的两个字分别源自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戮(lù)的本义为击杀,社(shè)的本义为聚居在一起的人们。在这里,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意义。
在繁体字中,戮社的写法为戮社(lù shè)。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戮社的古代汉字写法没有明确记录。然而,可以推测其写法与现代写法相似,可能只存在些微的笔画差异。
1. 他们用暴力手段戮社了整个村庄。
2. 这场灾难戮社了数百年的文明。
1. 族社(zú shè):指一个由同族群体组成的社会结构。
2. 社会(shè huì):指由个人或群体组成的社会组织。
3. 社团(shè tuán):指由志同道合的人们组成的组织。
戕社、灭社、歼社。
保社、兴社、养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