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选的意思、德选的详细解释
德选的解释
谓以德行为标准选用人才。《后汉书·朱穆传》:“牧守长吏,多非德选。贪聚无猒,遇人如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工部侍郎 韦述 修国史,推 萧 同事;礼部侍郎 阳浚 掌贡举,问 萧 求人,海内以为德选。”
词语分解
- 德的解释 德 é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选的解释 选 (選) ǎ 挑拣,择:选择。选购。选辑(a.挑选并辑录;b.选辑成的书)。选拔。选用。选贤任能。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选举。普选。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选。人选。 选辑成册
网络扩展解释
“德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以德行为标准选拔人才,主要应用于古代人才选拔的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德选”由“德”(品德、道德)和“选”(选拔、挑选)组成,字面意为“通过品德选拔人才”,强调在人才任用中优先考量道德修养而非其他因素。
二、历史出处与用法
-
古代文献记载
- 《后汉书·朱穆传》提到:“牧守长吏,多非德选”,批评当时官员选拔忽视德行。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记载唐代阳浚主持科举时“问萧求人,海内以为德选”,即通过品德标准选拔人才,被广泛认可。
-
古代社会背景
该词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古代选官制度的影响,如汉代的“举孝廉”和唐代科举中对品德的重视。
三、现代延伸与示例
- 现代引用
该词在现代多用于强调道德在选拔中的重要性,例如:“企业高管选拔应注重德选,避免唯能力论”。
- 注意区分
需避免与“德国选举”等现代简称混淆,其本义始终围绕“以德择人”。
四、相关词汇
- 近义词:德举、任人唯贤
- 反义词:任人唯亲、徇私舞弊
总结来看,“德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才观的重要体现,至今仍对道德导向的选拔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德选(dé xuǎn)这个词意思是指选取品行、行为端正、有德行的人或事物。它由“德”和“选”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德” 字的部首是“彳”,共有9个笔画。
- “选” 字的部首是“辶”,共有11个笔画。
《德选》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广泛,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典文献。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强调品德、道德,以及选择正直善良的人和事物,一直是重要的价值观念。
该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德選」。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可以采用篆书或隶书来书写《德选》。但具体来说,不同历史时期和书法风格可能会有细微差别,详细内容可以在相关书籍或资料中查询。
以下是一个例句:“咱们要通过《德选》来培养优秀的人才。”
与《德选》相关的组词有很多,例如:“德行”、“选才”、“德艺双馨”等。
近义词可以包括:“道德选择”、“品行挑选”等。
反义词可以包括:“恶选”、“失德”等。
以上就是关于《德选》这个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