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簿问的意思、簿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簿问的解释

《汉书·霍光传》:“始 许后 暴崩,吏捕诸医,劾 衍 侍疾亡状不道,下狱。吏簿问急。”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已而上收督师 袁崇焕 於詔狱。大学士 钱尤锡 、兵部尚书 王洽 、戎政尚书 李邦华 、工部尚书 张凤翔 皆坐 焕 党簿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分析,“簿问”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与现代常用词有所不同,需结合古代文献和权威辞书进行解释:

一、分字释义

  1. 簿(bù)

    指文书、册籍或登记用的本子。

    《说文解字》释:“簿,牍也。”段玉裁注:“簿,谓簿书,所以记录事务。”

    例:汉代“对簿公堂”即指依据文书记录受审(《史记·李将军列传》)。

  2. 问(wèn)

    本义为询问、审讯。《说文解字》:“问,讯也。”

    引申为审查、追究责任,如“拷问”“诘问”。

二、复合词“簿问”释义

核心含义:指依据文书记录进行审讯或追究责任,属古代司法术语。

三、古籍用例印证

  1. 《汉书·贾谊传》:

    “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之间以为大故”,颜师古注:“簿问”即通过文书追责。

  2. 《后汉书·循吏传》:

    “吏坐簿问”,指官吏因文书审查被问责。

四、现代使用与演变

现代汉语中“簿问”已罕用,其含义由“审讯”“查问”等词替代。古义保留于研究文献中,如法制史著作常引此词描述汉代司法程序(参考:中华书局《秦汉法律史研究》。


权威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辞源》(商务印书馆)
  3. 《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4. 专业古籍数据库(如国学大师网、汉典)

网络扩展解释

“簿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司法或案件审理的语境中,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簿问指官吏通过书面记录的方式对涉案人员进行审讯或追究责任,强调以文书形式展开调查或审问。该词常见于史书或古代文献,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二、词源与用例

  1. 词源分析:

    • 簿:本义为“册籍、文书”(如账簿、名簿),引申为通过文字记录事务。
    • 问:指审问、追究。
    • 合称“簿问”即通过文书形式进行审问或追责。
  2. 文献用例:

    • 《汉书·霍光传》记载:“吏簿问急”,指官吏以文书记录的方式严厉审问涉案医官。
    • 清代黄宗羲《子刘子行状》提到官员因袁崇焕案被“簿问”,即通过文书流程追究其连带责任。

三、与现代词汇的对比

现代司法中类似“簿问”的表述更倾向于“书面审讯”“立案调查”等,但“簿问”特指古代以文书为载体的正式审问流程,带有历史语境色彩。

若需进一步分析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结合上下文探讨其法律或制度背景。

别人正在浏览...

柏油马路保送博学洽闻承嗣楚舸蠢陋词隐醋大打道顶门鍼堆放多行不义必自毙锋铓风马牛共识诡险故人之意骨突鹤骨龙筋痕影隳裂惛迷混说谏士较大郊居计绌方匮进贺揪心畿限均工夫狸豆灵帐緑熊席糜草迷踪艺寞寂破颜千叶齐步筌拾人群上遐神奸巨蠧事隙舐痈吮痔十指连心説念宿志濌伯铁拳通习同心如意僞方捰袖揎拳乌龟无所忌惮纤弱暇豫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