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狼牙须 ”。亦作“ 狼牙修 ”。古国名。故地在今 泰国 南部 马来半岛 北大年 及附近一带。《北史·赤土传》:“又行二三日,西望见 狼牙须国 之山,於是南达 鸡笼岛 ,至於 赤土 之界。”《明史·外国传七·锡兰山》:“ 锡兰山 ,或云即古 狼牙修 。 梁 时曾通中国。自 苏门答剌 顺风十二昼夜可达。”
“狼牙修”是古代东南亚的一个印度化古国,其含义和相关信息可综合如下:
狼牙修(马来文:Langkasuka)位于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的北大年(Pattani)以东及东北地区,并涵盖今马来西亚的吉打州(Kedah)一带。其中心区域约在东经101°18'、北纬6°48'附近。
古籍中亦写作“狼牙须”“狼牙脩”,均为同一国家的不同音译。
部分文献对狼牙修的具体范围存在差异,如《明史》的“锡兰山”关联可能为误记或名称演变所致,需结合多来源考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北史》《明史》等原始文献,或参考东南亚古代史研究资料。
《狼牙修》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军队集结、组织修整,展开新的行动或任务前的准备工作。通常用来描述军事行动的准备和调整。
《狼牙修》的拆分部首是犬和爪,它的笔画数为17画。
《狼牙修》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古时候的军队在进行作战之前,会进行各种检查和整备工作,以确保战斗的顺利进行。打磨和修理武器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军队将狼牙椎进行维修,所以形成了这个成语。
《狼牙修》这个成语的繁体字为「狼牙修」,在繁体字中没有太多的变化。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我们可以看到《狼牙修》的写法有所不同。在古代书法中,字体的形态多有变化。但是,基本上整个成语的结构和含义没有太大的变化。
以下是关于《狼牙修》的一些例句:
1. 在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之前,他们一直在进行狼牙修。
2. 部队经过狼牙修颇费了一段时间,但是效果非常好。
3. 他们的狼牙修工作做得很细致,使得他们的行动更加有条不紊。
与《狼牙修》相关的组词有:
- 修整
- 整备
- 军事行动
- 准备工作
与《狼牙修》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 调整
- 准备
- 军备
- 军事准备
与《狼牙修》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 急行军
- 出击
- 强攻
- 突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