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勉励课督。《梁书·张缵传》:“於是下车入部,班条理务,砥课庸薄,夕惕兢惧。”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岭 表荒远,督 粤 学者,往多不举其职。独 惠半农 学士 士奇 輶轩所届,砥课生徒,甄拔实学。”
“砥课”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勉励督促,常见于文献中描述官员或学者对事务、学业的严格督导。以下是具体解释:
基本释义
“砥课”指通过勉励和考核来督促他人,强调以激励和规范并重的方式促进事务或学业进步。例如《梁书·张缵传》中提到官员到任后“砥课庸薄”,即通过严格督促提升下属能力()。
用法与出处
历史上多用于描述官员治理、学者教学等领域,强调通过制度化的激励与监督提升效率或学业水平。现代使用较少,属于生僻古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梁书》或《郎潜纪闻》原文(相关来源见、2、5)。
《砥课》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磨砺、修炼功课”的意思。砥课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是“砥”,部首是“石”,共有五划,读音为“dǐ”。第二个字是“课”,部首是“言”,共有许划,读音为“kè”。
砥课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砥课代表了人们对于修炼学业、精进修行的追求。在古代繁体字中,砥的写法为“礻”和“石”的合体,而课的写法为“言”的左右结构。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字体形状及结构与现代汉字相比更加独特。例如,砥在古代的写法“”形似一个人弯腰磨石,形象地表达了磨砺修行的意境。而课在古代写法中,用“言”字放在“几”字的上方。
1.他努力砥课,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2.作为一名武术家,他每天都会坚持砥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
组词:砥砺、砥砺前行、课程、作业、功课。
近义词:修炼、磨炼、钻研。
反义词:懒散、虚度、荒废。
以上就是关于《砥课》这个词的意思、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词语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