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辘轳韵的意思、辘轳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辘轳韵的解释

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如第二、第四句用甲韵,则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名。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昔 郑都官 与僧 齐己 、 郑损 辈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轆轤,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轆轤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辘轳韵是古典诗歌(尤其是律诗)用韵的一种特殊格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韵脚的交替使用上。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辘轳韵又称“辘轳格”,指律诗中第二、四句用甲韵,第六、八句换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形成双出双入的押韵方式。这种交替用韵的节奏类似辘轳(古代提水工具)的转动,故得名。

  2. 结构特点

    • 双韵交替:全诗分为两组韵脚,如甲韵(如“七虞”)和乙韵(如“六鱼”),两组韵需为邻韵或通韵。
    • 双句换韵:第二、四句押甲韵,第六、八句换押乙韵,形成“甲-甲-乙-乙”的循环结构。
  3. 历史背景
    辘轳韵与“葫芦韵”“进退韵”同为宋代文人总结的用韵规则。据《瓮牖闲评》记载,郑谷、齐己等诗人曾共同制定此类诗格,强调用韵的灵活性与节奏感。

  4. 与其他韵格的区别

    • 葫芦韵:前两韵用窄韵,后四韵用宽韵,韵脚数量递增。
    • 进退韵:相邻两句交替换韵(如一进一退),而辘轳韵是双句成组换韵。

总结来看,辘轳韵通过两组通韵的交替使用,既保持了律诗的韵律规范,又增加了声韵的变化感。具体例子可参考古代律诗作品或相关诗论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辘轳韵的意思

《辘轳韵》(lù lú yùn)是一个成语,意指整齐有序地排列或进行。在古代,辘轳是一种用来提升和下降重物的机械装置,而韵则指声音节奏的韵律。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物体或事物的排布有序,运转和发展有条不紊。

拆分部首和笔画

《辘轳韵》的拆分部首是车,并且分别由“辘”和“轳”这两个字构成。辘的拆分部首是车,总共有9个笔画;轳的拆分部首也是车,有15个笔画。

来源

《辘轳韵》最早出现在《诗经·唐风·大雅》中的一篇诗歌《小宛》。这首诗描述了秩序井然的宛(今山西运城)国。

繁体

《辘轳韵》的繁体写法是「轆轤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辘轳韵的形状稍有不同。辘的形状更加像一个正方形,而轳的形状则更加像一个圆形,这与现代汉字写法稍有差异。

例句

1. 整个工作区被布置得像一张辘轳韵的乐谱,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2. 这家商店的货架摆放整齐,就像辘轳韵一样,吸引了许多顾客。

3. 他的创作过程总是井然有序的,像辘轳韵一样,毫不拖延。

组词

辘轳原、辘轳机、韵文辘轳、韵调辘轳

近义词

井然有序、井井有条、有条不紊、整齐划一

反义词

杂乱无章、混乱无序、无条理

别人正在浏览...

百足八面驶风悲泪编户民不当家花拉怅怳窗格牴觕帝郊帝勋飞人風筌改治圪墶贡奉乖悖鼓点桂殿国徽害想黑个禾莠鸿誓鸿绪呴犁湖黄帝内经黄金印回斡辉熠较士胶续介僎秬秠喀嚓开画磕牙料嘴孔乙己了解情况冷厥乐用凉白开撂挑子料物骊峯流丹骈化青春种秦晋之好让走色尘神呪衰闇随风随肩讬处危仆五云体详慎协句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