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 南海 諸國的商船。《南齊書·荀伯玉傳》:“又度絲錦與 崑崙 舶營貨,輒使傳令防送過 南州津 。”《北齊書·魏收傳》:“遇 崑崙 舶至,得奇貨猓然褥表、美玉盈尺等數十件。”
“昆侖舶”是古代對南海諸國商船的稱呼,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指古代南海諸國(如室利佛逝、诃陵國等)的貿易商船。該詞多見于南北朝至唐代文獻,如《南齊書》《北齊書》中均有記載商船往來貿易的實例。
“昆侖”的含義
原指中國神話中的仙山,後演變為對南海地區(今東南亞)的泛稱。古代南海國家有以“昆侖”為稱號者,如《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提到的“王舶”即昆侖舶。
貿易特征
這類商船主要從事絲綢、美玉等貴重物品的運輸,如《北齊書》記載昆侖舶曾運載“猓然褥表、美玉盈尺”等珍稀貨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人才濟濟”的成語,此說法缺乏曆史文獻支持,可能屬于誤傳,建議以權威古籍記載為準。
《昆侖舶》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三個部分組成:昆侖、舶。它的意思是指“昆侖山下的船”,意味着在昆侖山脈一帶航行的船隻。
《昆侖舶》的拆分和部首如下:
《昆侖舶》源自古代漢語,舶是指船隻,昆侖是指中國西南地區的昆侖山脈。此詞語形象地描述了在昆侖山脈一帶航行的船隻。
《昆侖舶》的繁體字為「崑崙舶」。在繁體字中,昆侖的「昆」被替換成「崑崙」兩個字,但意思和原義并無不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一些差異。《昆侖舶》的古漢字寫法為「昆侖舶」。這種寫法與現代字形有些許差異,但是詞語的意思是相同的。
以下是關于《昆侖舶》的例句:
以下是與《昆侖舶》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