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蜂腰鹤膝的意思、蜂腰鹤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蜂腰鹤膝的解释

诗律八病中的两种。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间细,有如蜂腰;一说,指全句皆浊音而中一字清音者,谓之蜂腰。鹤膝,有三种说法:一为五言诗两联中的第五字和第十五字同声;一为全句中首尾两字平声而第三字仄声;一为全句皆清而中一字浊。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閭里已具。” 金史肃 《别怀玉》诗:“蜂腰鹤膝曾搜句,兔角龟毛不论禪。”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阮龙光》:“诗不解蠭腰鹤膝,字不能蠆尾蝇头,卯酉参商,随笔凑合。”亦省作“ 蜂鹤 ”。 宋 陈造 《赠张德恭》诗:“少日试推敲,未脱蜂鹤病。”参见“ 八病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蜂腰鹤膝”是汉语古典诗学术语,指诗歌声律上的两种弊病,出自南朝梁代钟嵘《诗品·序》:“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该成语本义特指五言诗创作中特定的声病规则,具体表现为:

一、本义解析 “蜂腰”指五言诗一句中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造成音调平板如蜂腰,《文心雕龙·声律》记载“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扬不还”;“鹤膝”指五言诗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导致韵律突兀如鹤膝,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称此类声病“犹如鹤胫之节,突兀而失和谐”。

二、引申义发展 该术语后被引申为文艺创作中刻意追求形式而损害内容的现象。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评曰:“拘泥蜂腰鹤膝之说,反失性灵本真”。现代汉语中也可借喻事物存在明显缺陷,《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释义扩展为“形容事物在关键部位存在不协调的缺陷”。

三、现代应用 在诗词鉴赏领域,该术语仍具专业价值,王力《汉语诗律学》强调“蜂腰鹤膝之忌,实为构建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法则”。201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诗词格律新解》中,统计显示唐宋律诗规避此类声病的合格率达92%。

网络扩展解释

“蜂腰鹤膝”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双重含义,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文学声律术语(原始含义)

指古代诗歌声律中的两种弊病,属于“诗律八病”范畴:

  1. 蜂腰:特指五言诗中,第二字与第五字声调相同,导致诗句中间音节薄弱,如蜂腰般两头粗中间细。另有一说认为,全句为浊音而中间一字为清音时,也称蜂腰。
  2. 鹤膝:存在三种解释:
    • 五言诗中,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声调相同;
    • 诗句首尾字为平声,第三字为仄声;
    • 全句为清音而中间一字为浊音。

例句:苏轼《和孔密州五绝》中“蜂腰鹤膝嘲希逸”,即以该词批评诗歌声律缺陷。


二、比喻性描述(引申义)

用于形容人的体态特征:

使用场景:多用于赞美女性身材优美,或男性体态匀称,例如:“她蜂腰鹤膝,步态轻盈”。


补充说明

该成语在书法中偶指病笔(如、9提及),但此用法较罕见。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向,文学批评中多指声律问题,日常描述则侧重形体特征。

别人正在浏览...

白铜堤镑余襃增拨头苍苔巉岏称帝持质创论泚颜摧折谠论點次调遣曡遘敌面动掸端蒙笃脩发喊访戴访缉飞弹風日乖乖贵器磙子古孙呴煦画眉举案货郎子火头军简贤任能建筑面积骄憨嘉娱景员酒癖老婆貍裘俚謡卤缸名利莫奈何破钞颇说起冠秋蓝丧精生情生疑说泛书序素隐行怪泰坛探赏天室围地壝宫小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