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成就事业;完成某事。《鹖冠子·夜行》:“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晋书·王坦之传》:“成功遂事,百姓皆曰我自然。”《宋书·恩倖传·徐爰》:“若令边地岁惊,公私失业,经费困於遥输,远图决无遂事。”
(2).往事;已经完成的事。《论语·八佾》:“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淮南子·要略》:“道应者,揽掇遂事之踪,追观往古之跡。” ********* 《建国方略·民权初步》:“盖当时既无人反对其事,则当视为正当,所谓遂事不諫,既往不究也。”
(3).独断专行;专断。《公羊传·僖公三十年》:“ 公子遂 如京师,遂如 晋 。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为政尔。” 何休 注:“不从公政令也,时见使如京师而横生事,矫君命聘 晋 ,故疾其骄蹇自专,当絶之。” 徐彦 疏:“正以臣无自专之道也。”《汉书·冯奉世传》:“议者以 奉世 奉使有指,《春秋》之义亡遂事, 汉 家之法有矫旨,故不得侯。” 颜师古 注:“无遂事者,谓临时制宜,前事不可必遂也。”《魏书·太祖纪》:“ 周姬 之末,下凌上替,以号自定,以位制禄,卿世其官,大夫遂事,阳德不畅,议发家陪,故衅由此起,兵由此作。”
“遂事”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释义:
成就事业或完成某事
指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目标。例如《鹖冠子·夜行》中“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强调完成事业后的自然状态。
往事或已完成的事
表示已经过去或既成事实的事情。如《论语·八佾》提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意为对已完成的事不必再劝谏。
独断专行或专断
特指未经授权擅自行动。如《公羊传》记载“大夫无遂事”,批评臣子越权行事。
经典出处
《淮南子·要略》用“揽掇遂事之踪”追溯历史事件,体现“往事”之义。
《汉书·冯奉世传》提到“春秋之义亡遂事”,强调对专断行为的否定。
现代引用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以“遂事不谏”说明对既定事实的接受态度。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论语》《公羊传》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权威词典。
遂事是一个动词词组,表示顺利完成某件事情,达到自己的目标。
遂(辶/彳外部,㇒+5)事(事口部,⺆+7)
遂事的意思源自《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意为成功、达成目标。
遂事的繁体字为「遂事」。
在古代,遂事的写法稍有不同,遂字有时候会写作「燧」,事字也有时候会写作「倳」。
1. 他经过艰苦努力,终于遂事了他的梦想。
2. 如果你努力工作,你一定能够遂事。
遂愿、遂心、遂从、遂意、遂行
完成、成功、达成、实现
失败、未遂、受挫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