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晜弟的意思、晜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晜弟的解释

兄弟;哥哥和弟弟。《尔雅·释亲》:“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下:“械 三嘏 送虏主帐前,以其晜弟皆方委任,遂贷 三嘏 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晜弟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中的亲属称谓,现多作"昆弟"。该词最早见于《尔雅·释亲》"晜,兄也",指同辈男性中年龄较长者,后泛指同宗兄弟关系。晜弟的语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1. 字形本义

    "晜"为会意字,甲骨文象二人并立之形,《说文解字》释为"周人谓兄曰晜",段玉裁注强调其"长幼有序"的核心内涵。该字在秦汉时期逐渐被"昆"替代,但仍在《仪礼》《礼记》等典籍中保留原始用法。

  2. 礼制功能

    在宗法体系中,晜弟承担着"昭穆制度"的秩序维护作用。《礼记·曲礼》记载"晜齿则序",指兄弟间需按齿序确立祭祀位次,确保家族伦理等级。这种制度在宋代司马光《书仪》中仍有详细记载。

  3. 文化演变

    明清时期,晜弟的日常使用范围缩小至书面语,《康熙字典》将其归入"古称兄曰晜"的历史词条。现代汉语中仅存于《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但在日本仍保留"晜弟"(コンテイ)的汉字词形态。

主要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晜弟(kūn d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 基本释义
    指“兄弟”,即哥哥和弟弟的统称。例如《尔雅·释亲》中提到:“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意为父亲的兄弟中,年长的称为伯父(世父),年幼的称为叔父。

  2. 引证与用法
    宋代田况《儒林公议》记载:“以其晜弟皆方委任,遂贷三嘏死”,此处“晜弟”指兄弟关系,强调家族成员间的关联性。

  3.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几乎被“兄弟”完全取代,仅见于古籍或特定历史文献中。其近义词为“兄弟”,反义词则需结合语境判断,如“姊妹”等。

  4. 相关词汇扩展
    成语如“称兄道弟”“兄死弟及”等,均与亲属称谓相关,但“晜弟”本身不常用于成语。

注意:若需查阅完整古籍引证或相关研究,可参考《尔雅》《儒林公议》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倍本北朝博徵簿尉谄诈楚臣盗寇耳视愤盛告止旛鲠避故二闺妇归业汉将耗矣哀哉合龙门何伤见习艽野几何学进春今儿个劲捷卷叶虫开瀹窥间伺隙烂肉老婆子梁颍脸脑梨花香菱花镜六识糜粉名山事业奶哥哥内样年丈蟠结蓬发瀑布七首八脚奇遇上雨释蹻石兕识文谈字十月桃收存水激则旱,矢激则远摅论所由官檀弓亭匀同域鼍窟绾会庑金嚣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