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耳视的意思、耳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耳视的解释

谓以耳代目。 宋 司马光 《迂书·官失》:“衣冠所以为容观也,称体斯美矣。世人捨其所称,闻人所尚而慕之,岂非以耳视者乎!”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三》:“ 宋 周朗 有櫝带寳笥著衣之论, 司马文正公 有耳视目食之説,皆足以儆世迷。”参见“ 耳视目听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耳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细微差异,综合相关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核心含义:指以耳代目,即用听觉代替视觉去感知事物。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宋代司马光的《迂书·官失》,批评世人盲目追随潮流,不注重实际观察的现象(如“世人捨其所称,闻人所尚而慕之,岂非以耳视者乎!”)。

二、延伸理解

  1. 道家哲学中的特殊含义
    在《列子·仲尼》中记载,道家弟子亢仓子通过修炼达到“耳视目听”的境界,即视听不受感官限制,强调精神对感知的主宰作用。这种用法属于古代哲学范畴,与日常语言不同。

  2. 现代误读与扩展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其理解为“同时用耳听和眼看”,强调全面观察。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撑,可能是对原意的延伸或误读。

三、使用场景

四、辨析注意

需区分传统释义(以耳代目)与现代扩展义(视听并用),建议优先参考《汉典》《困学纪闻》等权威古籍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耳视(ěr shì)是指通过声音来观察或感知事物的一种能力。该词由两个部首组成,耳(ěr)和视(shì)。耳部首表示与听觉相关,而视部首则表示与视觉相关。拆分成笔画,耳部首共有6画,视部首共有11画。耳视这个词源于汉语,没有繁体字形式。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耳视是以“耳目”和“观”两个字分别表示的。例如,“视耳同听”用以形容音乐动听,声音美妙。在例句中,我们可以说:“他虽然看不见,但是凭借耳视,他能够获得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这个例句展示了耳视能力在盲人身上的应用。此外,耳视也可以作为动词组合成其他词语,例如“耳视界”(音频视觉界面)和“耳视讯息”(通过听觉获取信息)。近义词可以是“音觉”,而反义词可以是“目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