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簿尉的意思、簿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簿尉的解释

主簿和县尉。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员。 唐 杜甫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王沐 , 王涯 之再从弟也。家于 江 南,老且穷。以 涯 作相,骑驴至京师。三十日始得见 涯 ,所望不过一簿尉耳。”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无轻杖人》:“然《元稹传》 浙西 观察杖 安吉 令 孙澥 ,数日死。则簿尉以上,亦未尝不受杖也。”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夫地方之治,皆起于民,而县令之下,仅一二簿尉杂流,未尝托以民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簿尉是唐代基层官吏的合称,由"主簿"和"县尉"两个职位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主簿负责文书簿籍管理,县尉执掌地方治安,二者皆为九品下阶官员。在行政体系中的具体表现:

一、职能分工 主簿属"勾稽之官",主要管理户籍、赋税等文书工作,《唐代职官研究》记载其需"掌付事勾稽,省署抄目",相当于现代县级行政办公室负责人。县尉则承担"捕盗贼,案奸宄"的治安职责,《唐六典》明确其配置标准:"万户以上置六人,以下递减"。

二、品级特征 据《新唐书·百官志》载,京县簿尉为从八品下,畿县正九品下,普通县则属九品下阶。这种品级设置体现了唐代"京官优于外官"的官僚制度特点。

三、文学意象 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中"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的"曳裾"典故,即暗喻簿尉阶层的仕途困境,该注解见《杜诗详注》卷二十三。《辞源》引宋代文献,将"簿尉"列为"选人七阶"之末,说明其作为基层官吏的历史定位。

网络扩展解释

“簿尉”是古代官职的合称,具体含义及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簿尉”由“主簿”和“县尉”两个职位组成,泛指地方官府中辅助主官的佐理官员:

二、历史背景与文献例证

  1. 唐代记载
    杜甫在《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中写道:“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描述官员从基层簿尉职位中解脱的情景。
  2. 宋代案例
    王谠《唐语林》提到,王沐因家贫投奔宰相王涯,仅求“一簿尉”职位,反映簿尉在官场中地位较低。

三、其他解释争议

部分资料(如)将“簿尉”解释为“不称职的官员”,但这一说法未见于权威历史文献,可能是现代对古代官职的误读或引申义。

四、总结

“簿尉”主要指代古代地方官府中的基层文职与武职官员,常见于唐宋文献。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职能或历史案例,可参考《唐语林》《杜甫诗集》等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鼻跋胡辨要碧瓦朱甍跛曳卜夜苍狗成吉思汗陵春葩丽藻叠罗撴摔烦使烦亵烽炉子高声纥地哏儿郭小川海菜和好鹤钥怀才抱器活脚竹枕降恕绛衣娘警廷开耑开私门了落联运料度藐孤农隐评核轻缓倾泼謦谈祈晴祷雨岖崟人身保险软绊鳝丝圣门生友蛇鱓十二辰属帅性蒜颗踏滚木特卖屯利土平酴酥晚晚尾骨危溜肖化小楷系吝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