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枯笔的意思、枯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枯笔的解释

(1).犹秃笔。多用为谦词。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休沐不出》之二:“著书洒风雨,枯笔束如林。” 宋 陆游 《幽居述事》诗之四:“舴艋东归喜遂初,频拈枯笔赋闲居。” 元 方夔 《杂兴》诗之四:“勘破世纷无一事,又拈枯笔续前编。”

(2).国画和书法的一种笔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笔作画或写字。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 程邃 ﹞善画山水,纯用枯笔。” 邵宇 《谈木版水印画》:“刻版和印刷艺人们,根据原画的内容和笔意,持刀如笔,设色如画,既可做到细致入微,也可做到粗犷奔放,无论是枯笔的劲健断续,饱墨的水意荡漾,都能表达尽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枯笔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的专业技法术语,指运笔过程中墨色渐淡、笔锋干涩形成的特殊笔墨效果。该技法通过控制笔毫含墨量与运笔速度,使线条呈现飞白、断续的肌理,常用于表现山石皴擦、草木枝干等质感。

从艺术表现维度分析,枯笔包含两种典型形态:一是“渴笔”,即笔锋含墨较少但连续运笔,形成苍润相济的墨痕,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强调其“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双重审美特质;二是“飞白”,特指快速运笔时笔锋与纸面摩擦产生的丝状空白,汉代蔡邕《九势》记载此法可“肇于自然之象”,多用于书法狂草及写意画作。

考据其历史源流,《历代名画记》载唐代张璪已擅用“手摸绢素”的枯笔技法,而宋代米芾《画史》明确将枯笔纳入“墨戏”范畴,视为文人画的重要表现语言。现代书画鉴定中,枯笔形态更是辨别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关键要素,如八大山人晚年作品中的枯笔圆点已成为断代研究的重要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枯笔”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有所差异,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

一、基本含义与用法

  1. 谦辞用法
    指“秃笔”,常用于文人自谦写作或书画时的工具简陋或能力不足。例如:

    宋·黄庭坚《次韵文潜休沐不出》中写道:“枯笔束如林”,即以枯笔暗喻自身创作状态。
    元·方夔《杂兴》也提到“频拈枯笔”,表达对自身笔墨的谦逊态度。

  2. 书画技法术语
    指书法和国画中用墨极少的笔法,通过干涸的毛笔呈现飞白、断续的线条效果。这种技法能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苍劲感。例如:

    清代画家程邃善用枯笔创作山水,其画风以“纯用枯笔”著称。
    现代木版水印技艺中,枯笔被用于表现“劲健断续”的笔触,还原水墨的虚实变化。


二、艺术效果与延伸意义


总结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作品案例或技法解析,可参考、2、7、9中的古籍及艺术评论。

别人正在浏览...

背前面后辩絜炳燿拨浪鼓箔笼草鞋刺心切骨翠尊大吝档调定期短缺二十八调放纵不拘俘杀府试公祖父母号哨悔耻会饭笳愁架海减铁接气计献芵茪狙如开门见山坑坑坎坎课农困而不学揽取两梁冠梁武忏鬑鬑颇有须力黑力劳龙瑞论黄数白论坐能可嗯哎跷毬人位三去煞年傻笑失措适孽顺则弹雀天得团窠锦晚气晚晴威武不屈香茶木樨饼县僮羡盈西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