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计献的意思、计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计献的解释

谓随年终上计献物于天子。《左传·隐公七年》“ 戎 朝于 周 ,发币于公卿” 晋 杜预 注:“朝而发币於公卿,如今计献诣公府卿寺。” 孔颖达 疏:“如今者,如 晋 时诸州年终遣会计之吏献物於天子,因令以物诣公府卿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计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政治制度相关,以下是具体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计献”指古代诸侯或地方官员在年终时向天子进献财物的仪式,属于定期汇报和纳贡制度的一部分。这一行为通常伴随年度财政统计(“上计”)进行,即地方将一年的收支、人口等数据汇总上报,同时附上贡品。

  2. 词源考据

    • 出自《左传·隐公七年》中“戎朝于周,发币于公卿”的记载,晋代学者杜预注释:“如今计献诣公府卿寺”,指类似晋代地方年终向中央进献的制度。
    • 孔颖达进一步解释为“年终遣会计之吏献物于天子”,说明“计献”包含数据汇报与实物进贡双重意义。
  3. 构词拆分

    • 计:指统计、核算,如“上计”制度中的财政审计。
    • 献:指进献贡品,表达对中央政权的臣服。

历史背景

这一制度反映了先秦至魏晋时期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通过定期纳贡和汇报加强中央集权。类似制度在后世演变为“朝贡”“岁贡”等形式。

参考资料

若需了解更详细的古代财政制度背景,可查阅《左传》杜预注及《汉典》相关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二

计献(jì xiàn)是一个由两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其中,“计”字的部首是“言”,总共有7个笔画;“献”字的部首是“犬”,总共有8个笔画。 《计献》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意思是“用心筹划并将所得到的献给他人或上级”。它强调了一个人通过深思熟虑和努力工作,将自己的成果献给他人或者上级,展现了一种奉献和敬意的精神。 在繁体字中,计献的字形保持相同,没有改变。它仍然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言”和“犬”。 古时候,计献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情况下,“计”和“献”两个字的基本形状和现在相似,部首和笔画的构成也没有太大变化。 以下是一个关于“计献”的例句:他用心计划并献上了自己的功劳。 与“计献”相关的组词包括:计划、计算、献身、献上等。这些词语都与“计献”的基本意思相似,强调个人的努力、奉献和付出。 类似意思的词语有:奉献、贡献、送上等。这些词语都表示将自己的成果或者努力付出给他人或者上级。 与“计献”相反意思的词语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对应词汇。但如果要表达相反的含义,可以使用诸如驳回、拒绝、保留等词语。 以上是关于“计献”的一些讲解和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白晶晶百嶂半直线宝偈悲唶悲路穷备体鞭辔沧津场规承业楚弓唇脂點施滴溜当啷斗劲断缣干云蔽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广屋何树户长诙语监择静贞纪事本末酒啖酒醒口分宽慈狂叫亮眼人庐舍慢服逆行葩蘤拍衮潎洌品裁破丢不落签贉秋鲭弃义倍信雀麻砂灰生戒神经元涉讼世箴收报机手势素雪吞蛭往蹇聉顡未牙文治武功筱屋小秀系绊